史话》战国四公子之四:春申君贪婪亡(欧阳圣恩)
《芈月传》中的春申君黄歇,黄轩扮演。(取材网路/记者提供)
春申君黄歇是楚人,世居和发源地为当今江苏省连云港市,其出身传闻有两种,一被认为是春秋黄国贵族后裔,另一说法是楚怀王的庶子,但多数史籍记载战国四公子唯有黄歇非出身王室。他年轻时周游各地拜师学习,知识渊博,后来奉事楚顷襄王,因口才便给,奉令出使秦国。
●建议秦统一进程成真
公元前273年秦昭王派白起击败韩魏联军,复令白起继续率韩魏军队讨伐楚国。春申君正好出使在秦国,听到这消息欲阻止战争,立刻上书秦昭王说:「天下诸侯以秦、楚两国最强大,现在大王要征讨楚国,就如同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反而让笨狗趁机得利,不如与楚国和好,一起去收拾其他更弱的国家,秦楚便能双赢。」
春申君又说:「大王如果保持实力,掌握威势,广施仁义之道,将无后患,功绩可与三王(夏朝大禹、商朝汤王、周武王及周文王)并称,威势可与春秋五霸并举。如果依仗兵强马壮,趁着战胜的威势,以武力征服天下诸侯,则《诗经》曾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易经》也说「狐涉水,濡其尾」,都是开始容易,却是后祸无穷。」
「何况大王攻楚,后防空虚,韩赵魏齐四国必定共同发兵对付大王,不如秦楚结盟,秦国可先灭距离贵国最近的韩,再灭魏,然后分化燕赵齐楚,这四国不须急攻便可制服」。
春申君将自己的国家楚国也列入被秦统一的范围,虽是权宜之策,就一介外交官而言实非忠臣,但至少先消弥了楚国即将面临的战祸。而秦昭王也非常满意这意见,就阻止白起伐楚,反而与楚国结盟。世事就是这么巧合,春申君提出秦的统一路线计划,就是秦王政后来统一六国的进程与顺序。
●上书却秦饮鸩止渴
后人评论春申君「上书却秦」系典型的饮鸩止渴,是一剂慢性毒药。而且楚国始终惧秦亲秦,在两国结盟后一年,楚王派黄歇与储君太子熊完到秦国作人质,以示忠诚友好。秦国扣留两人十年之后,楚顷襄王病重,太子仍被扣押无法回国探视父王。
但太子与秦国宰相范睢私交甚笃,于是黄歇就劝范睢说:楚王病重,秦国不如让太子回去,太子若继位为王,必感激相国的恩德更效忠秦,否则他在秦国不过是一介百姓又有何用?太子困在秦,楚王逝,其弟阳文君之子必将继承王位,他不会关心姪子熊完生死,而且不会事奉秦国。
●舍命救储君获重用
范睢转告秦王,秦王说:「让太子师傅黄歇先回去了解楚王病情,回来再计议」。黄歇见状告诉太子此乃秦王缓兵之计,无意释放人质,必须逃离秦国,他留下来以死担当责任。太子于是变装成楚国使臣的车伕出关,而黄歇留守,推托太子得病谢绝会客。
黄歇估计太子已经远离,就自动向秦昭王请罪:「太子已经返楚,臣当死罪,请赐死」。昭王大怒,要他自杀。范睢进言道:「黄歇愿为主人献出生命,太子如果继位楚王肯定重用黄歇,不如免其死罪使之返国,以表示对楚的亲善」,秦王乃同意释放黄歇。
黄歇回楚3个月,楚顷襄王去世,太子熊完如愿继任楚王,此即考烈王。黄歇护驾有功升为令尹(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多为芈姓,战国时代只有楚国仍用令尹称号,其他国家先后设宰相),并封为春申君,赏赐淮北地区12个县。
●开发江东成今日上海
时过15年,黄歇向楚王说:「淮北地区靠近齐国,当地情势紧张,希望改以江东地区为封邑」,考烈王同意。春申君就在吴国故都(今苏州)修城堡、兴水利,形成国中之国(春秋时期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占有其国土;但在战国中期,楚怀王趁越国内乱消灭越国,从此成为楚国领土)。今日上海昔称申城,简称申,黄浦江也称申江,此外还有春申村、春申路等地都是纪念上海的建城始祖春申君。上海的城隍庙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曾供奉春申君牌位。
春申君担任楚国宰相的第4年,秦军坑杀赵国长平驻军45万。第5年又包围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平原君带毛遂向楚国告急求援,楚国派春申君率楚魏赵联军解围邯郸,秦军败退。春申君担任宰相的第8年北伐灭掉鲁国,楚国再度兴盛强大。
●伐秦失利与楚王疏远
春申君任宰相第14年,秦庄襄王即位,任命吕不韦为秦相,灭国祚近800年的周朝。春申君任宰相第22年,各国担忧秦国的攻战征伐几乎无往不利,就联盟向西讨伐秦国,由楚王担任盟主,春申君当联军统帅。五国联军到达函谷关后,不敌强大秦军败退。楚考烈王怕秦国报复,迁都至寿阳,并把作战失利归罪春申君,逐渐与其疏远。
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陆续物色女子给楚王,始终没有生育。春申君门客赵人李园之妹李嫣是美女,欲进献楚王,但听说楚王不会生育,恐其妹不能得到宠幸而作罢。于是借机担任春申君侍从,将其妹献给春申君,春申君见其美色而宠幸。
不久李嫣怀孕,李园图谋大位,献计其妹劝春申君:「楚王重用夫婿超过兄弟,任为宰相已20多年,可是大王无子,如果楚王寿终将改立兄弟为王,新王就会重用其亲信,夫婿必将失势;而且夫婿掌权多年对楚王兄弟难免有所失礼,楚王兄弟若成为国君,夫婿如何能保住相位和江东封地?妾现在刚有身孕,如果进献楚王获得宠幸,若生子就是楚王,楚国必全为夫婿所有」。
春申君之墓。(图:欧阳圣恩提供)
●贪婪掌权下场凄惨
春申君在江东地区的封邑兴土木、建城池,收税征兵,已露私心;如今更贪恋富贵权力,妄想偷天换日为自己谋长久之利,便将李嫣献给楚王,获宠幸后生儿被立为太子,李嫣封为王后。楚王器重国舅让其参与朝政。李园阴狠想取代黄歇地位,又担心他泄密而暗中豢养刺客,打算杀死春申君灭口。
春申君任宰相第25年,楚考烈王病重。春申君门客魏人朱英说:「世上有不期而至的鸿福和不期而至的横祸」,春申君问什么是不期而至之福?朱英说:主人任宰相25年,名义是宰相实际上就是楚王。现在楚王病重,主人辅佐幼君代掌国政,如同伊尹、周公地位,等君王成人再交还大权,这段期间主人南面称王就是「不期而至之福」。
朱英又警告说:李园没有执掌国政却是国舅,他不管军事却暗中长期豢养私人武力;楚王过世,李园必抢先入宫夺权杀主人灭口,这是「不期而至之祸」。朱英要求在府中做郎中侍卫官,一旦楚王过世,李园必抢先入宫,他可以就近除掉李园。春申君却说李园是软弱之人,他对舅子很好不会受害。朱英见春申君听不进去,怕祸殃己身就逃离楚国。
17天后,楚考烈王驾崩,李园果然先入宫暗中在棘门(王宫大门)内布置刺客。春申君前往奔丧经过棘门时,潜伏的刺客立刻刺杀他,同时灭春申君家族。李嫣之子就是楚幽王,李园遂取代黄歇担任楚国令尹。老子曾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用现代话说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春申君贪婪妄想幕后操控楚国的前车之鉴堪为借镜。
●后人评价赞贬两极
司马迁评说:「春申君之说秦昭王,及出身遣楚太子归,何其智之明也!后制于李园,旄矣(昏聩糊涂)。『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司马光也说春申君的行为「智勇忠信有足称者」,但移花接木接掌楚国的阴谋比起孟尝君的叛国举动「罪又甚焉」,盖棺论定是罪大于过,因此将春申君列为四公子之末。
史记《索隐述赞》曰:「黄歇辩智,权略秦楚。太子获归,身作宰辅。珠炫赵客,邑开吴土。烈王寡胤,李园献女。无妄成灾,朱英徒语。」
宋末大儒许衡在其《鲁斋遗书》则赞称:「战国四公子,其可称道者唯一春申君尔,其余皆尸位素餐者也。」
近代史学家黎东方的《细说秦汉》说:春申君对中国经济与文化的贡献,可说是非其他3位公子可比。其他3位都是抗秦的勇者,然而其成就局限于军事与政治,而且具有时间性。春申君也是抗秦的勇者,其贡献却及于经济与文化,是长久性的。
●藉古鉴今以古取譬
「养士」是战国时代贵族公子尊养士人的一种风气,用以充实个人的实力。贾谊《过秦论》就记载战国中后期,由于秦国势力急剧扩张,东方六国「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战国四公子都以养士而著称,春申君虽非出自王室的公子,因担任宰相25年,其门客数量位高居首位;黄歇的门客多逞强好斗,奢侈浮华,却没有一位有助春申君的事迹流传下来。赵国平原君派门客拜访春申君,春申君将他们安排在上等宾馆,平原君门客想向楚国夸耀赵国的富有,特意在头上插上玳瑁簪子,亮出装饰着珠宝的剑鞘前去拜见春申君,而春申君的门客连鞋子都镶着宝珠,让平原君的门客自惭形秽。
其实留传下来四公子历史存有诸多疑点,譬如孟尝君能在深宫中成长而不为人知?信陵君布建强大情报网岂非今日的美国中情局,各国均未察觉?平原君会为不认识的跛子杀妾?对长平之战的赵王阵前换将毫无意见?春申君在江东建立国中国,楚王岂能不知或姑息之?但上述史实又列载于各史籍。由此观之,史学家难免有失客观和选择性地忽略真相,此即传播学的「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而产生片面说法。
历史是一门「鉴往」的学问,目的在于「知来」,《史记》司马迁就说:「知识分子的最高境界是要通过历史的发展演变,寻找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原因」;世界文明史作者Dr. Will Durant也指出:历史只是浩瀚宇宙的一粒沙子,它的目的与启示是必须「戒慎恐惧」。因此,「藉古鉴今,以古取譬」是本专栏主要目的。
(作者为文史工作者)
【欧阳圣恩专栏每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