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崁老师父打拳 典藏开麦拉
师父黄应华(左一)示范勤习堂拳法,廖廷春(右)师父坐着看后辈的功力。(周丽兰摄)
81岁的廖廷春(右)担心失传,找了摄影师做纪录。(周丽兰摄)
勤习堂91岁的李锣村(左),打起拳仍虎虎生风。(周丽兰摄)
西螺七崁武术师傅这几年凋零得快,传承的人越来越少,体育署展开七崁武术数位典藏计划,拍摄师父们的拳法及文物,台艺大教授谢颙丞带领团队12日踏查,10个师父示范各派「拳母」,其中81岁廖廷春已不太有力气,仍努力把「型」打出来。
西螺七崁是台湾本土拳的代表,谚语「过得了西螺桥,过不了虎尾溪」见证七崁武馆的灿烂年代,但近年没落迅速,习武者寥寥可数。
台湾拳代表 担心失传
西螺七崁武术基金会执行长、云林县议员李明哲不忍七崁武术在这一代失传,每年都邀请师傅们聚会打拳,但能打的一年比一年少,去年他向体育署请命七崁武术文化要保存。
体育署决定纳入武术数位典藏计划并且提早拍摄,科长王非凡表示,从本土的西螺七崁武术出发,因为它不只是武术,也是常民生活文化。
计划主持人台艺大前校长、现任教授谢颙丞表示,西螺是台湾少数具有特色、完整又集中的武术聚落,将搜集人物、器物、套路,因有凋零的考量,人物以年长者优先。
91岁李锣村 耍棍威风
李明哲奔走恳托武馆师父示范,包括振兴社的廖廷春、程文雄、黄文旺、胡金条、程本池、程英吉;勤习堂的李锣村、王俊南、黄应华、孙俊英,大多70岁以上。
其中81岁的廖廷春早年担心传承在自己手上断掉,特地找了摄影师做纪录,12日示范时已不太有力气,但拳法仍很到位;高龄91岁的李锣村拿棍耍开,仍然是虎虎生风。
李明哲表示,希望此举激发传承的使命与热情,七崁武术的价值被发现。馆主程文雄希望政府每一个庄头都去搜集,给后代一个久久的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