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把污水变成酒精了 夺下中油新能源赛冠军

▲由左至右依序化工系许展玮同学吕世源教授李冠廷博士、匡载文同学。(图/清大提供,下同)

生活中心台北报导

「将原本小时计的处理时间大跃进为秒计单位!」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吕世源、博士李冠廷研发团队,成功开发「利用光触媒快速净化有机污水,并同时产生酒精」的全新系统研究成果除净化水质,也将废弃物转换成有用的能源,创新灵感在120多个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夺下「中油新能源创意竞赛冠军,目前已成功申请专利

李冠廷表示,转换能源的核心技术在于全球首创界面反应合成法」,可快速制作活性奈米光触媒。在常温常压、不需消耗能源的低成本情况下,短短半小时就可以制作出高活性奈米光触媒,再利用此光触媒与污水进行反应,制作出酒精等生质能源。

李冠廷指出,为了让研究成果可以确实投入实际应用,团队使用民间企业提供的污水进行实验。初步实验成果,每1000毫升的废水在5至7小时内即可产生2至3毫升的酒精,而实验使用的低成本光触媒还可回收再利用,十分环保。

吕世源表示,废弃物结构多为碳、氢、氧组成,过往研究着重于利用光触媒与有机废弃物反应,产生活性自由基,像一把大刀一样,把复杂的分子链砍成小分子链结构,最终分解为水及二氧化碳等无害产物;现在则创新思维,在分解的过程中,利用废弃物不同的分子链长度与结构,把复杂的分子链,逐步断链至小分子链结构,如酒精或其他可再生使用之烷类醇类分子,让废弃物资源化

秉持着「取之清华、用之清华」的想法,团队也将此次夺冠得到奖金10万元,捐出30%作为清华旭日奖学金,扶助弱势清华生就学。

▲每1000毫升的废水在5至7小时内即可产生2至3毫升的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