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风潮席卷农业 青农魏瑞廷让台东农产品被看见
▲魏瑞廷透过区块链让台东农产品被世界看见。(图/记者杨均典翻摄)
记者杨均典/台东报导
继农业科学研究院邀约演说分享区块链导入农业后,这项被誉为下一个网路的新科技,开始被农业相关单位重视。29日台东农业改良场,为了解过去仅让人熟知,运用于虚拟货币上的区块链技术,如何使用在农业产业上,特别邀请将区块链导入稻米产业上,非常有经验的青农魏瑞廷演说分享,期望透过这项崭新技术经过巧妙的设定与安排,借此解决台东农业上的痛点与问题。
区块链科技在2019年已是全球关注与讨论的议题,且区块链生态系统在各产业中不断进化与发展。在美国、中国及俄罗斯等国家都嗅到这股科技思维,将能带领产业迈向另一个里程碑,因此早已着手投入大量人力与资源进行研究,就是想在全球区块链生态系上站稳脚步,因应产业全球化的概念。以目前来看,区块链风潮已席卷全球,而台湾农业是否能借由这股风潮振新农业发展,展现台湾农业新价值,为返乡青农的未来找到新出路。
青农魏瑞廷开场提及,区块链虽然能解决各种产业的痛点,但千万别跟风潮流,「因为区块链而区块链」,因此如何借由区块链让农产品加值成为重要的课题。当提到区块链能为农产值时,现场参与小农们各个竖起耳朵认真听讲,并思考应如何运用?同时也提出相当多的问题,现场讨论热络。此外,魏瑞廷为了让小农们更清楚了解区块链的效益,以自有品牌池上禾谷坊与新创奥丁丁集团合作为例说明,稻米导入区块链,借由具时间轴的透明产销履历,提升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信任度」外,并建立不被窜改的稻米身分证,让消费者买单。
另外,最让小农关心的问题是「导入区块链技术不难」魏瑞廷说,不只稻米,其他如小米、红藜等各项高经济价值农作物也都适合,但台湾农民平均年龄62岁,「难在工作习惯和观念的改变,要说服传统农夫改变工作习惯,接受智慧农业确实不容易,然而,这也正是返乡青农切入新农业商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