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26人分5组「他永远落单」 专家建议转换想法解「分组焦虑症」

孩子们在学校时,可能面临分组焦虑症。(示意图/Camille/取自免费图库Unsplash)

文/王意中

摘自/宝瓶文化《觉察孩子的焦虑危机

老师,我能不能跟你同一组?」阿旻问老师。「待会我们玩篮球比赛就要分队了,跟我同一组干么,当裁判啊?」「当裁判也不错啊!至少可以决定谁犯规、哪一队罚球,这样也很威风啊!」「我看你不是真的想当裁判,是想偷懒吧?」老师对于阿旻和他一组的要求不以为意,转身对着全班同学说:「同学们,现在开始分组,每一队五个人。」

话刚说完,同学们便开始行动。有些组别在老师一声令下后,不到五秒钟,很快地就五个人成了一队。

阿旻跑向第一组,问:「我跟你们一组好不好?」没有人理他。阿旻又跑向第二组,问:「拜托啦,我和你们一起可不可以?」小辉翻了个白眼,说:「走开啦,你很吵欸。谁要跟你同一组!」炳仁也说:「对啊,每次拿到球就乱丢,也不传给别人。」碰了一鼻子灰的阿旻转向第三组,问:「我可以跟你们同一组吗?」「很抱歉,我们在等小玫。」凤萍回他。不待阿旻开口,第四组的小威立即补上一句,「我们这一组已经满了。」

阿旻在教室里不时穿梭,殷殷企盼着有哪一组同学愿意让自己加入。

「老师,我们这一组好了。」「我们也好了。」各组的同学此起彼落地回报老师。「分好组的同学,现在把名单交上来。」阿旻坐回自己的座位,落寞地低着头。

最讨厌的是,班上明明有二十六个人,但老师每一次都说是五个人一组,自己总是成了落单的那一个。这也是为什么阿旻一开始就想跟老师同组,因为他早就预期自己会被冷落在一旁。

老师翻了翻收齐的分组名单,对全班同学们说:「有谁愿意接受阿旻到你们那一组去的?」有的人拚命挥着手说:「喔,不要、不要、不要!」有些人则猛摇头,还有些组别闷不吭声。阿旻趴在桌上,用外套把头盖住,双手在桌子底下用力抠弄着。

「我讨厌分组,我讨厌玩篮球,我讨厌这个班,我讨厌你们,我讨厌、讨厌、讨厌!」喃喃自语的抱怨,只是无力的抗议,依然无法唤回同学们对他的接纳。

何其冷漠啊!被遗忘在角落的孤寂感,只有阿旻能够深切体会。

▲师长可采取强迫分组,是一种细腻的接纳,别再让孩子独自承担受挫感。(示意图/视觉中国)

陪伴孩子面对焦虑

「自选组别」:残酷的挫败

很是残酷与现实,每回只要一牵扯到分组,特别是当老师让同学们自己选择凑成一队时,有些孩子很容易陷入被拒绝的处境。当孩子独自面对这样的现实,很容易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挫败。

「强迫分组」:细腻的接纳

当我们遇到问题而无所适从时,便会处在很焦虑的状态。因此,「如何学会解决问题」成了很关键的事。例如分组时,没有人想找自己一组,孩子往往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别再让孩子独自承担受挫感。请伸出援手,给予必要的协助,让他们被接纳。例如采取强迫分组。

「各位同学们注意!现在按照座号,一号到五号,六号到十号⋯⋯二十一号到二十六号一组。」

或许一开始,同学们会有杂音,「老师,我们不想和阿旻同一组。」这时,老师不需要在公开场合给予同学回应,或在现场立即进行处理,以避免让当事人(阿旻)陷入被讨论的焦点,而遭受尴尬与难堪。

在一号至二十六号之间,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排列组合。先给总是落单的孩子机会。在一个组别里,让他有表现的机会。给他一个舞台,让他被看见,就能够累积孩子之后在教室里被接纳的机率与可能性。我相信,当事人会以最佳的姿态与表现,赢得同学们的刮目相看。

别再让孩子落入分组的焦虑,就从我们细腻且细心地,从细微处协助开始。

左右为难的焦虑

另外一种焦虑是「左右为难」。例如:「林小玫找我同一组,陈娟娟也找我同一组。小玫和娟娟,两个人都是我的好朋友,但是她们两人不可能在同一组……」也就是说,「干脆三个人同一组」这件事情无法成立。

在这种状况下,到底是选林小玫或陈娟娟,卡在中间的孩子就会陷入左右为难。于是孩子可能干脆两个人都不选,两边都不得罪。但是这样的选择,又让人觉得很委屈:明明两人其中的一个会跟自己同一组,自己却选择两个都不要。

有些孩子为了解决这种左右为难的焦虑,干脆交由命运的安排,掷筊来判断。到底最后跟谁在一起,就看铜板怎么丢:人头?还是伍拾圆?随缘决定自己是跟林小玫,还是和陈娟娟。

有的人算盘打得公平些,决定干脆就轮流吧,一次给林小玫,一次给陈娟娟,或是第一、三周选林小玫,第二、四周配陈娟娟。只是在现实中,如意算盘没办法打得那么顺利。选了林小玫,陈娟娟心里会有疙瘩,不舒服;等到下次要找陈娟娟时,她不见得会想要在同一组了。反之亦然。

人性的复杂,就在这里。这当中,也考验着孩子如何去化解人与人之间的两难互动。在还没有找到适当的答案之前,焦虑自然而然就会伴随自己很长一段时间。

▲若负面思考如茫茫迷雾笼罩脑海,孩子一遭到拒绝,便会怀疑是自己不好、让人讨厌。(示意图/免费图库pxhere)

主动与被动

有些孩子个性比较主动,一听到分组,就自然而然趋前寻找自己心仪组员。反之,相对被动的人往往待在原地,等候着别人来邀约。

主动与被动的相异,造成不同孩子在社交互动上,产生不同的结果。当孩子主动时,就得承担被拒绝的可能。「我邀约你,你却回绝我」──面对拒绝,牵动了孩子的「挫折忍受力」。

「你拒绝我,没关系,我再找下一个。」

往好的方面来看,不妨把这当成认知功力的锻炼。

「你拒绝我,没关系,我再找下一个。」对于被拒绝这件事情,学习甘之如饴。对很多事情不强求、不执着,只要努力去找,就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伙伴。这样的孩子,看待事情会有合理的认知与解释。

「你拒绝我,都是因为我不好。」

相反地,若负面思考如茫茫迷雾笼罩脑海,孩子一遭到拒绝,便会怀疑是自己不好、让人讨厌、没有魅力、不够吸引人、个性古怪、能力不足等。

「你拒绝我,都是因为我不好。」被拒绝一次、两次、三次⋯⋯渐渐地,心灰意冷,便放弃主动找人的意愿。孩子杵在原地不动,更难以收到邀约,其他人也容易对其做出负面解读,误认为他高傲、不好相处,或者根本不想跟大家同一组。最后,只有落单。

内在归因与外在归因

内在归因的人,比较会把问题归咎到自己身上,这样的人比较辛苦,也会给自己多余的负担,让自己多承受一些不必要的压力。但是,内在归因的人比较容易找到问题的症结点,进而做些调整与改变。

倾向于外在归因的孩子,相对就比较轻松自在。我找你,你拒绝我,那是你没有缘分错失了这个机会,那是你的损失。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自己哪有什么错,所以外在归因的人容易忽略问题的症结,让被拒绝这件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想法的转换练习

抛出一个例子,让孩子列出正面与负面的想法,以厘清自己如何进行解读,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就以「分组时,没有同学来找我」这个状况为例子──

比较负面的想法

「你看,都没有人找我。我就知道每个人都很讨厌我,他们连找都不找。我在这个班上是多余的、是隐形的,是边缘人,不被重视的⋯⋯」负面的想法一旦被启动,负能量的瓦斯桶就像连珠炮似的逐一被引爆开来。

比较合理的解释

「我可以有多一些选择。我可以自己决定想要去找谁。也许对方不见得接受,那没关系,至少我尝试过了。或许有更适合我的组别。」让孩子了解,换个方式想,会有不同的解释。扩充想法,多一些选择,跳出自己的执着,让自己以最好的状态来面对。

他不是讨厌你,只是他更喜欢别人

看似理所当然的分组,对于孩子却是一种折磨,有如挥不去的沉重负荷。一听到分组,有的孩子便压力破表,涌现焦虑,深感莫名的茫然:自己没有做错什么事情,但为什么同学们就是不愿意找自己同一组,难道是同学们不喜欢自己吗?这也不尽然。与其说不喜欢自己,倒不如说同学们有更喜欢的人。

在小组里,小团体凝聚力与默契是勉强不来的。同学们不一定是讨厌你,只是他们彼此更熟悉。像这样试着从比较合理的角度来看待,对于被拒绝的结果,也比较能够接受。

★本文摘自宝瓶文化出版《觉察孩子的焦虑危机》,作者王意中,心理治疗所所长、临床心理师、教育部部定讲师、《亲子天下》严选部落客⋯等。「市面少见,专门解决儿童、青少年焦虑的临床心理专书。焦虑是警讯,提醒我们:孩子内心在受苦,无法解决,需要我们更细腻去观察、去了解、去协助。子不说,不表示没事。」

►我们的美丽就用白纸黑字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