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稻秆气化发电 中市外埔堆肥厂变绿能

外埔绿能生态园区概念愿景示意图(非代表园区未来实际配置)。(图/中市府提供)

外埔堆肥厂闲置多年,市府规画转型为绿能生态园区,推动再生资源。(图/台中市府提供)

台中市环保局长白智荣强调,未来外埔堆肥厂将转型为兼具环境教育,及经济效益的多功能环境教育园区。(卢金足摄)

台中市外埔堆肥厂荒废闲置近10年,市府规划将其转型为绿能生态园区,推动再生资源,收集大甲、外埔、后里及大安区约4000公顷、5万吨的农作稻秆,率先全国采用稻秆气化发电。初估每年可发电5000万度,提供1万4300户家庭一年用电量,同时解决稻草露天燃烧空污问题,每年减碳达2万6000公吨,落实循环经济。

外埔堆肥厂自2008年10月停工闲置至今,外观宛如一座废墟当地发展受限,环保局依《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导入「厌氧先进处理」技术,将该厂转型为绿能生态园区,借由厨余及稻秆等有机废弃物回收再利用,转化成生质能源,借此减轻焚化炉负荷,延长使用年限,解决农民露天燃烧稻草空污问题。

环保局长白智荣说,「让台湾走向循环经济的时代,把废弃物转换为再生资源」是蔡英文总统就职演说的政策方向,未来外埔堆肥厂将转型为兼具环境教育及经济效益的多功能环境教育园区,配合2018台中世界花博也在外埔展区举办,其所生产的有机肥料及培养土,将可提供花博展区花卉栽种使用,花博结束后,更可作为当地有机农业的肥料。

环保局初步估计,大甲、外埔、后里及大安区等4区稻田面积达4000公顷,约5万吨农作稻秆,经稻秆气化发电,初估每年可产生5000万度的电力,提供1万4300户家庭一年用电量,每年可减少碳排量达2万6000公吨。

厨余回收再生则初估发电量约每年540万度,约可提供1550户家庭一年用电量,每年可减少碳排量达6144吨。

广纳居民意见,环保局已于外埔区及大甲区办理座谈会公听会共5次,并办理15次国内厨余处理场厌氧发酵厂观摩活动;此外,也导入环境教育社区培力计划,培植社区产业发展,让居民可透过相关课程了解绿能发电。

白智荣强调,《回馈金自治条例》正修订中,未来所产生的电能出售给台电后,将有一定比例回馈给地方居民,开创生活、生产及生态三赢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