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重返快速轨道 新冠疫情让世界更依赖中国

大陆制造业疫情后复苏,全球化再度活跃世界贸易组织预期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程度会低于2008~2009年的金融海啸。图为大陆山东青岛港自贸区。(图/中新社

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初,由于贸易萧条,各界专家认为全球化趋势将受重创,但是当最初受疫情打击的中国大陆制造业复苏以来,全球化重新活跃,世界贸易组织预期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程度预计会低于2008~2009年的金融海啸。而且,这次全球化让世界经济对大陆依赖更深。

据《德国之声》引述专家分析称,新冠疫情肆虐高峰期间,反对全球化人士曾高声宣告国际贸易与合作的全球化趋势将寿终正寝。因为疫情造成全球供应链断裂、工厂停工、超市货架空空如也,很多国家甚至连生死攸关的医疗用品也一度告罄。疫情暴露出全球企业和政府过去高度依赖中国大陆主导的产业链与供应链,一旦遭到疫情打击,全球化分工将告终,生产线将重新迁回目标市场

出人意外的是,随着各国积极防疫与新疫苗陆续出炉,全球的货物商业交流在疫情期间依旧强劲增长,各种产业几乎看不到所谓的「回流」迹象。世界贸易短暂受挫后重新启动,走在最前面正是最早摆脱疫情的全球化模范生中国大陆。不过,疫情爆发后的全球化发展模式已经发生重大转变,目前中国这个全球第2大经济体正大量受惠于防护装备和在家工作技术与产品的需求暴增。

世贸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库普曼(Robert Koopman)在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表示,人们已经认识到,全球化贸易为类似疫情的危机提供了很有效的解决办法,各国都认为,多元化供应链是一件好事,人们能够通过利用他国能力和知识来解决问题

报导指出,世贸组织(WTO)现在预期,2020年全球商品贸易将萎缩9%之多,2021年则会回转上升7%。4月份时,该组织尚预测全球贸易的萎缩幅度最高可达32%。但近几个月全球贸易明显回升,意味着新冠大流行对贸易的影响将会小于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

分析认为,新冠大流行让许多未及时掌握供应链状况的企业的暴露了问题。供应链专家猜测,现在很多企业正积极调整,努力使供应链更具韧性,透过扩大仓储及寻找靠近目标市场的供应商、应用数据资料和新技术,用来精准分析供应链和使用者的状况。而目前虽未见生产线迁回目标市场,可能是因为价值链原本就高度复杂,调整供应链并非易事。

专家指出,从1990年到 2005年,全球化达到高点,动力来自于中国大陆、印度及欧洲的经济开放、世贸组织的问世区域贸易协定的推动,国际贸易的增长率高出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的2倍。但近几年全球化趋势受挫,在疫情大流行后,经济与全球化贸易再度恢复活力,11月贸易顺差甚至创下历史纪录的大陆将再度面对全球对其商品的巨大需求。但是,未来5到10年后,大陆作为世界工厂的角色将有所淡化,企业将分散供应链分布,避免再因遇上疫情导致供应链全数停摆。

专家分析称,受疫情重创的企业未来会更关心控制风险成本,不太可能再像1990到2005年那样的疯狂追逐效益。将来企业必须增加像美中贸易战与疫情大流行之类的风险评估与应变计划。虽然企业追逐降低成本,但情况与以前不同,它是一种重新组织的全球化,风险会比效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