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志克/理性判斷的感性陷阱
纽约时报畅销书《快思慢想》的作者,也是二○○二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卡那曼于今年三月寿终正寝。卡那曼与他的研究伙伴爱默思·特福斯基,在一九七○年代经由一系列的论文开启研究「决策判断错误」先河。他们透过系统化的实验与分析,将这种错误的根因分门别类,并提出降低判断错误的解方,因此开创了「经济决策并非完全理性」的行为经济学,也衍生出医学、法律、经营等领域的决策理论研究。难怪纽约时报书评对《快思慢想》这本书推崇备至,将其重要性和影响力与亚当·史密斯的《国富论》和佛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相提并论、等量齐观。
卡那曼和特福斯基的研究显示人类判断错误的根因有二种:一种是一般人普遍都难避免的认知偏见,另一种则是因个人习性与环境因素而异的干扰杂讯。前者的表征为错误程度的平均值,后者则以错误程度的标准差呈现。
「规避损失」的倾向是最常见的认知偏见。因为损失带给人们的负面感受强度约为等量收益带来之正面感受的二到二点五倍,所以,在同样的成功率下,「成则赢一○○、败则输五十」比「成则赢一千、败则输五百」对一般人较有吸引力,虽然后者的期望收益大于前者。另一个常见的认知偏见源于「叙述角度」所造成的错觉。譬如说,如果先描述某学者对社会运动如何积极热心,然后再问这个学者比较可能只是个政治学教授还是信仰平权主义的政治学教授,则尽管前者机率高于后者,多数人仍会猜后者。
干扰判断的杂讯经常源于情境影响。譬如说,法官在当地球队获胜的隔日或刚饱餐一顿后的下午给出的判决经常比较宽容;外科医生为了省麻烦较少在星期五执行或建议需要繁复步骤的治疗方案。杂讯与判断者的养成背景与过去经验息息相关,譬如说,有些法官对某些犯罪类型如性侵特别反感,因此对该型案件的被告,在法庭攻防或量刑定罚时的裁决经常较为严苛。
虽然卡那曼毕生研究人类决策判断偏离理性的现象与原因,他本人也未能避免犯下同样的错误。《快思慢想》出版后,心理学界刚好爆发了研究成果无法重复的大规模危机。有学者因此仔细检视这本书所引用的原始资料,发现多个章节的量化证据相当牵强薄弱,整体数据品质约只达C-的水准,迫使卡那曼最后不得不公开坦承这些疏失为「无心的错误」。
虽然卡那曼与特福斯基的合作关系起先如胶似漆、天造地设,但到一九八○年代中期则逐渐破裂,终至完全停止。原因是特福斯基口才便给、锋芒毕露,因此两人研究成果的光环与外界的赞誉几乎都归于特福斯基。时间一久卡那曼终于再也无法压抑心中的抑郁和妒忌,毅然斩断「如学术双胞胎」似的合作关系。可惜特福斯基于一九九六年英年早逝,卡那曼在诺贝尔奖典礼上前嫌尽释地感叹「特福斯基如还活着,肯定与我一起领奖」,颇有「渡尽劫波兄弟在」之慨!
卡那曼一生醉心研究、著述甚勤。也许因为众生阅遍、人情勘透,他晚年大力提倡与对手合作研究的方法论,意思是对同一研究课题意见相左的不同团队不该只作你错我对的浮面辩论,而是应携手合作,深入理解、探讨与比对各自的观点,以期完整解答目标课题。卡那曼一生追求决策判断的精准理性,最后参透出化敌为友的感性憬悟,一代宗师世事洞明的通达与圆融,展露无遗!(作者为清华大学合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