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理工人才的语文能力不重要吗?(阙志克)

一名台大校友感慨,自己毕业10年月薪仍只有4万元,无法买房更不可能结婚生子。(示意图/shutterstock)

台大、清大、阳明交大、中山及中兴等大学的理工学系日前公布明年「申请入学」的参采学测科目,只含英文、数学A及自然3科,但不包括国文科。另一方面,高达104个私立大学校系,则排除英文科,将采计科目数降为1至2科。两者的动机并不相同,前者摒弃国文科分数,以聚焦招募数理成绩较好的学生;后者则意图降低招生门槛,以因应少子化浪潮的冲击。但他们送出的讯息则一致:「语文能力对大学教育的领受乃至未来职涯的发展,不甚重要。」这样的讯息不仅偏离社会现实太远,更真正误人子弟、贻害无穷!

所谓的语文教育,包括训练语言的说听写能力,以及培养广义的文学与文化素养。在当今日新月异、瞬息万变、讲究集思广义和分工合作的社会环境里,特别需要能与不同背景、兴趣、利益倾向的同僚、长官和客户作即时有效的沟通,向合作伙伴展现人情通达的同理心,对混沌不明的情势能有鞭辟入里的见识与判断力。说听写能力正是沟通技巧的核心,而文学文化素养则对同理心与判断力的养成,极有帮助。

工程师和科学家从受专业教育开始到进入职场工作,在在需要将其专业知识观念与同事伙伴分享。小至对教授说明课堂专案计划中的主要发想,和同僚解释自己负责区块的设计理念,大至对上级汇报最新工程开发进度及未来可能障碍,向主事者详述新项目的技术关键与预期商机以申请启动资金,以及和客户精确分析、比较竞品以说服其采用自家产品等。这些行动都需事先备好简洁可读的书面材料(写)、清晰易解的口头阐述(说)以及基于受众回馈的动态反应(听)。

工程师和科学家常需将专业领域的概念及内容转化成日常用语,才能与非同行的同事沟通,这个转译过程几乎与将一个语言翻译到另一个语言无异。职是之故,翻译的「信达雅」三原则在此也一体通用。在转译过程中,所谓「信」,指的是专业概念及内容也许可以简化,但不能无中生有、扭曲事实;所谓「达」,指的是能将专业实作或理论幽微难懂之处解说得清楚明白,让受众易于接受了解;所谓「雅」,指的是转译的结果需用词精准得体、行文优雅通畅。最后一个原则,已经超过说听写能力,属于文学素养的层次。

从职涯发展的角度而言,沟通与表达能力很多时候是晋升拔擢决定的重要考量。当一个技术底的员工在企业阶梯逐步升迁时,与技术工作的细节会渐渐疏离。到某个阶段之后,他和下属、同事、上级和客户的口头或书面交流能力,在其整体表现考评的份量,就会变得愈来愈重。尤其在产业分工越来越精细、业态越来越繁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企业里的干部想要胜出,仅仅骨子里聪明(being smart)并不够,如何看起来聪明(appearing smart)实际上更重要!业界许多专业经理人或团队领导人之所以大多具有优于同侪的论述与说故事的能力,道理在此。

如果拿美国前10名大学作参考,他们的入学申请书,即便是最理工导向的麻省理工学院与加州理工学院,也没有排除英文或外国语言成绩的作法。事实上,这些名校对入学申请书中最看重的部分,除了高中成绩与特殊奖项外,就是申请者根据学校的提示(prompt)所写出的一系列小论文(essay)。学校精心设计这些提示,以便从回应论文中探知申请人的背景、经历、心性、兴趣、专长与志向。对于终日埋首教科书堆、缺乏课外体验学习、鲜少深刻思想、或文笔不够通顺的学生而言,要写出言而有物、动人有感的论文,并不容易。举例来说,耶鲁近年的提示问题包括「假如你能在耶鲁开一门课,它的课名为何?」、「如果能邀请现在或历史上的任一人物来耶鲁演讲,你会邀请谁,会问他/她甚么问题?」; 史丹福的提示问题包括「如果你每天有25小时,你会怎么花这多出来的一小时?」、「你希望能亲眼目睹经历哪些历史时刻或事件?为什么?」

在影响一个工程师或科学家长期职涯成就的所有因素中,平均来说,语文沟通能力的权重至少在4成以上。至于顶大理工科毕业生,因为他们更有机会角逐高阶企业或学术职位,语文沟通能力的影响力占比可能更高。所以,顶大理工科系排除国文学测成绩的决定既罔顾现实、又短视不智!(作者为清华大学合聘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