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疫恐酿偏高比例重症与死亡 唐宝宝要求列入疫苗第六施打顺位

氏症基金会表示,唐氏症是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且多有免疫缺陷的状况疾管署能将30岁以上的唐氏症者与75岁以上长者同列于第六优先施打顺位。(陈信翰摄)

本土新冠疫情延烧,疾管署虽已公告公费疫苗施打目标对象,然而罕见疾病患者及重大伤病却列在遥远的第九类,唐氏症基金会表示,唐氏症是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且多有免疫缺陷的状况,呼吁在身心障碍权利公约(CRPD)讲求立足点平等与消除歧视的前提下,疾管署能将30岁以上的唐氏症者与75岁以上长者同列于第六优先施打顺位。

唐氏症基金会服务全台3万多名唐氏症者,由于唐氏症者多有免疫缺陷的状况,若不幸罹患新冠肺炎,所引发成为重症或死亡的比例偏高,且因自立能力较低特别需要家人照顾,一旦不幸感染也易连带整个家族,除了照顾者的身心压力外,经济压力更是无法避免。

唐氏症基金会董事长林正侠表示,目前疫情严峻,疫苗也取得困难,许多唐氏症患者以及家长往往承担更多风险与照顾压力,由于唐氏症是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其症状伴随智能障碍、发展迟缓、认知功能减退等等综合症状,为配合政府防疫策略下,许多唐氏症的服务都暂停办理或改由线上方式进行,唐宝宝无法出门,无论是技能学习或是自立生活训练效果都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担负起照顾唐宝宝的家长负担更是沉重,家长若是出门上班,对生活尚无法自理的唐宝宝具有相当高的看护风险,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CDC)以及许多国家已将唐氏症列为重症高风险患者,并纳入优先施打名单德国除了将80岁以上及医护视为第一优先,也将70到80岁及唐氏症及失智症者列为第二顺位。

林正侠指出,唐氏症者30岁左右便开始面临老化问题平均寿命在60岁上下,倘若受感染所引发成为重症或死亡比例相对也偏高,如今75岁以上的长者已陆续在各地接种COVID-19疫苗,原住民则是65岁以上,看的出政府是有考量平均寿命做调整,希望政府在不影响一般民众施打情况合理调整其排序,将30岁以上的唐氏症者,与75岁以上长者同列于第六优先施打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