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脑炎季节 南市卫生局:民众应加强防蚊措施
▲日本脑炎目前尚无治疗药物,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图/卫生局提供)
依疾管署历年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台湾日本脑炎病例主要发生于每年5月至11月,6月至7月为流行高峰,国内传播日本脑炎病媒蚊主要为三斑家蚊、环蚊家蚊和白头家蚊,日本脑炎病媒蚊,民众请小心防蚊。
台南市卫生局指出,日本脑炎病媒蚊主要孳生于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沟渠等处,吸血高峰为黄昏与黎明时段,而猪为病毒的主要增幅宿主,请民众尽量避免于病媒蚊吸血高峰时段,在猪舍、其他动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点等高风险环境附近活动;如果无法避免,应穿着浅色长袖衣裤,或使用卫生福利部核可之防蚊药剂,家中的门窗安装纱门纱窗,或于起居室使用蚊帐。
日本脑炎者可能会出现急性神经症状,如发烧、头痛、意识障碍、呕吐、颈部僵硬、抽筋、肌张力异常、脑膜刺激症状及精神症状(谵妄、意识不清)等,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致死率达20至30%,感染日本脑炎容易遗留严重的神经性或精神性后遗症。
日本脑炎目前尚无治疗药物,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通常小孩及老人感染后较容易发生临床症状,目前整年提供疫苗接种,年满15个月的幼儿,应接受2剂注射,两剂间隔2周,隔年再接种1剂,满5岁以上之儿童则于入国小前再追加接种1剂;成人若有接种需求,亦可自费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