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去旧金山 记得头上戴着鲜花
旧金山有两条出名的街,海特街很长,几乎穿过了整个市区,九曲花街藏在一片并不起眼的街巷中,比想象中的秀气很多,但前者乏人问津,后者往往拥塞着各路游客。如果时间向前推50年,情况会恰恰相反。
1967年,方圆仅数公里的海特区一下涌进了十万名身无分文的年轻人,他们被称为嬉皮士,追求思想和生活上的叛逆,有意识地疏远主流、反对战争,信仰自由与爱。聚集在此的唯一原因是海特街和阿什布里街交汇的区域将上演名为“爱之夏”的流行音乐节。披头士在这里第一次演唱了《你所需要的就是爱》,斯科特·麦肯齐因一曲《旧金山》一唱成名,歌词写道“如果你要去旧金山,记得头上戴着鲜花”,击中了无数嬉皮士的心。
为什么发生在旧金山?在众多的原因分析中有一种颇令人信服:旧金山温暖开阔,并有着比美国东部思想更开放的移民人群。自从垮掉一代的思想家把自己的理念带到了这片阳光明媚的湾区,那些离经叛道、似乎只能被小部分人接受的词句立刻在年轻人中生根发芽,在流行文化的裹挟下,凯鲁亚克、金斯堡这些哥伦比亚大学高材生在象牙塔里研究的玩意得以被大多数人接受,从而形成了嬉皮文化。
如今的海特-阿什布里街上还随处可见嬉皮士打扮的人——他们很好认,身上穿着淘来的旧衣服,不论价值如何但绝对有范儿,行为慵懒迷离,嘴里叼着的烟卷燃烧出一股股大麻味儿。很多认同嬉皮精神的美国年轻人并不认可这种生活方式,他们听嬉皮听的音乐,从古着店(古着指真正有年代的而现在已经不生产的服饰,这些服饰无论使用的面料、细节的剪裁甚至用途都是当时那个时代的缩影)购买嬉皮款的夹克,时不时混两根大麻烟抽,但要是真睡在海特街最西端的金门公园长椅上,和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有什么两样?
社会大众也对嬉皮士敬而远之,其可能与上世纪60年代嬉皮士运动为旧金山带来的治安隐患留下的负面印象有关。在海德街的邮局里,一名热情的华人大叔为我介绍邮寄明信片的资费,临走他不忘补充一句:路上有很多嬉皮士,绕着点走。
即便对嬉皮士历史不甚了解的人,海德街光怪陆离的店铺也值得一看。这些幸存于旧金山大地震的维多利亚风格房屋充满着异域风情,其独门独院、数间卧室配公用客厅和厨房的设计曾经特别适合乐队成员一起居住排练,至今还有乐迷前来瞻仰。一家独立唱片店位于海特街,店员称存有10万张左右的唱片和磁带。最拉风的店面招牌是两条从二楼伸出来的巨腿,黑色渔网袜配艳红高跟鞋。这背后一定有什么故事,可连店员也说不清楚。淹没于历史长河的海特街到底还有多少未被发掘的秘密,等待继续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