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刻骨铭心的大陆探亲之旅(四)

南京的冬天很冷。图为腊八节小朋友在南京玄奘寺腊八粥。(新华社

这天大表哥、大表嫂向我吐露了一些心里话,她说:「如果不是我母亲,他们家具店的事业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其原因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波时,大表嫂就写信向母亲借了点钱,在南京开了一间「个体户商店,接着又赚了一点钱让她赶上了潮流卖起流行服饰,成了「万元户」,之后再转做起家具生意至今。所以大表哥和大表嫂非常感念母亲当年的协助,如今看到大表哥他们生意经营的不错,真的也替妈妈感到欣慰。

讲到「吃馆子」,也就是去餐厅吃饭,也许真的南京亲戚生活都开始过得不错了,因为前两次去南京时,几乎都是在家里吃,这次则是每天都有人邀约饭局,吃到最后我已经不知道这餐是谁请的了。不过每次在餐厅,请客的亲戚都能邀到一至两桌的人,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人是我没见过的晚辈。在南京吃饭,每一餐的桌上点的满满都是菜,多到根本吃不完,之后我才了解,南京这种点菜方式是一种欢迎的表态,就是菜多到吃不完,才能代表请客者的热情

讲到热情,我认为那是一种看不见的亲情,也是一种抹灭不掉的情感。在南京最后的两天,听说气温零度,非常吓人!早上吃完早点,就搭计程车大舅妈家去,除了想看看大舅妈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前晚跟大舅妈碰面时,大舅妈私下硬是塞了五百元人民币给我当见面礼。当时就想到母亲曾对我说过:「以后不管南京这边谁过的好,或谁过的不好,都不能麻烦他们。」这番话我也一直记着,所以这天除了退还大舅妈的五百元人民币外,自己还加了一点钱,在吃完饭后放在桌上离开。老实说,五百元人民币对其他人来说可能是小钱,但对退休靠政府津贴生活的大舅妈来说,绝对不是小钱。

返台前一天晚上,由我做东邀请亲戚在饭馆吃饭,席开三桌,该来的亲戚都到了,让我非常有面子。这天酒量不错的我,也不敌中国的白酒,变得话好多,我试着揣摩母亲的心态大家讲了一些话,希望南京的家人们能够互助团结,并且希望我们能够继续保持联络等等。这时我发现所有亲戚看我的眼神变了,好像是看见我母亲般,每一位都是非常认真像听长辈训话感觉,又让我再次体会到,我们真的是非常亲的亲人

这次为了怕自己再把南京亲戚的联络资讯遗失,我与年轻一辈的交换了MSN联络资讯,并且把所有亲戚的电话号码都一一输入手机里,这样我才可以安心的与大家话别,而这趟代母探亲任务也算完美达成,了却了自己一桩心愿。(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