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经济学人没有资格批评台湾人

旺报社评

台湾又成为国际媒体的焦点,继《日经》报导台湾退役军官到大陆贩卖情报、英国《金融时报》揭露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将暂不访台,趁蔡英文总统过境加州时与她会面,接着英国《经济学人》发表专文批评台湾,未对大陆的军事威胁做好应战的准备。这些报导看似关切台湾安全,却明显在撩拨两岸战争的情绪,两岸人民与其跟着这些报导情绪起伏,不如多思考如何和平相处。

和平相处 两岸王道

古今中外的战略思考中,谈战争容易,谈和平难。西方克劳塞维茨洋洋洒洒写出两本《战争论》,论述战争为何是政治的延续。中国的《孙子兵法》也大谈「不战而屈人之兵」,但康德所着的《论永久和平》,却没有几个人有兴趣阅读。同样的,媒体如果报导战争与冲突,就会引起大家高度的关注,谈和平却引不起太多阅听人的兴趣。

2021年4月《经济学人》曾报导「台湾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一时洛阳纸贵。《经济学人》的理由是,台海如果爆发战争,将会成为灾难,美国和中国必须极力避免。台湾是中美竞争的重点舞台,一旦中国因为任何原因而发难,将会是对美国军事力量、外交和政治决心的严肃考验。

《经济学人》发表这篇报导时,美国总统川普大举美中战略竞争旗帜,拜登政府萧规曹随,台湾确实让人感觉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但真正危险的俄乌冲突,《经济学人》却未能预见,1年后俄乌战争爆发,反而台海两岸并未发生冲突,这是因为大陆领导人相信「统一水到渠成」,台湾领导人有「避战」之心。从大陆最近持续释出两岸和平的讯号,台湾在关键时刻选择赴美国见麦卡锡,可以看出。

这是战争边缘有所节制的智慧,也是两岸能维持冷和,不至于发生热战之因。《经济学人》远在千里之外,怎会看懂这样的道理。以《经济学人》报导的脉络来看,看见台湾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却未能洞见乌克兰的危机,直到俄乌战争开打,才开始讨论大陆入侵台湾的可能性,足见其「后见之明」。

该篇文章中讨论了「当兵像夏令营」、「中国心理战进逼」、「反中与否牵动认同」等现象。这些问题台湾人不是不知道,而是台湾人相信「和平发展」,只要民进党不独,大陆就不会武攻。这不是台湾人民麻木,而是两岸人民间的某种信任机制,是一种文化认同、经济认同,是基于民族、血缘关系所形成。这种信任机制的存在,不需要说破,和平相处成为两岸人民共同追求的最大公约数。

俄乌战争 后见之明

这种道理把它化约成具体事实来看,如果大陆有攻打台湾的意志,绝对不可能在金门最前线的厦门,新建许多美轮美奂的摩天大楼,最危险的厦门却是台商高度聚集之处。大陆敢在最危险的地方,建设最现代化的大楼,就表明大陆愿意与台湾和平共处,台湾人以大量投资回报,和平的意愿怎么在《经济学人》眼中成为「投降主义」呢?

《经济学人》不懂两岸人心,又带着偏见的眼光看两岸,才会出现「尽管西方官员正为了台湾可能与中国苦战而做准备,台湾人对于自我身分认同、与中国是何关系,以及是否该与中国打仗,却还无共识」、「台湾人的前途取决于如何回答这些问题」等怪异论述。

回答《经济学人》的疑惑其实很简单,台湾内部确实存在意见的分歧,确实有一半的人想与大陆维持和平发展关系,另一半的人想当家作主、远离大陆,双方相互牵制,但4年一次的大选,让两个主要政党都不至于过度冒进。如果台湾人都支持台独,都愿意与大陆一战,两岸早就像俄乌一样打得昏天暗地了,台湾人民没有选择这条路。

台湾人的绥靖思维不是投降主义,而是容忍与妥协的民主美德。英国民主最讲求容忍与妥协,怎么到台湾就变成失败主义与分裂内部的言论呢?《经济学人》应该擦亮眼睛,认真理解台湾人为何对大陆军演无感;为何两岸不会发生「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悲惨情节。

台湾人民深知自我约束、容忍与妥协的艺术,《经济学人》没有资格评论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