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相较经济下滑 陆更需警惕荷兰病
旺报社评
受到疫情、整改及恒大债务风暴冲击,大陆经济成长力道明显减弱。工业生产连6月下滑,年增率从2月35.1%剧减至8月的5.3%,代表内需动能的消费与投资,同样也掉至2.5%及8.9%,分别创下今年新低。代表未来景气动向的制造业PMI,官方和民间指数双双降低,8月民间制造业PMI更滑落至景气荣枯线50以下,不只创下两年多来的新低,也是景气连续扩张近1年半来,首度出现衰退局面。
出口产业无节制扩产
种种迹象显示,历经一段报复式反弹周期后,大陆短期经济成长陷入停滞瓶颈。不过,吊诡的是,尽管内需动能衰退,代表外部需求的出口表现却十分亮眼。根据中国海关统计,1~8月大陆出口总额高达2.1兆美元,持续写下新页,且年增率33.7%,完全不逊色于过去两位数高成长年代。
更不用说,如果从单1月表现来看,当大多数经济指标都呈现下滑状态时,8月出口年增率竟然不降反升,上扬至25.6%。不仅较7月大增6.3%,也远优于市场预期的17.1%。整体创造出的贸易顺差,平均每月多达464.9亿美元,规模直逼中美贸易战前的历史高峰水准。对仍无法摆脱疫情阴霾的大陆来说,这样的表现,实属不易。
相对亮丽的出口虽为持续下滑的经济,提供部分支撑力量,也充分展现中国供应链的韧性,但大陆正处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阶段,外热内冷并非好事。原因不难理解,自中美贸易战开打后,大陆推动经济朝内需市场发展,动作愈来愈大,力道也愈来愈强。包括内循环经济、供应链自主化、科技自立自强等口号与策略,都是在这个时期陆续被提出,也被定调为十四五规画与2035远景目标的重要战略方针。
在啃硬骨头的当下,出口又成为经济成长的要角,势必吸引资源大量投入。如此一来,除打乱经济结构调整的步调外,也会再度造成无效率的资源配置,让本该淘汰的夕阳产业苟延残喘,这应非北京所乐见。近日大陆部分省分无预警要求企业实施限电限产措施,除台面上节能减碳理由之外,也与出口产业无节制扩产,导致用电需求大增有关。
这波大陆出口超乎市场预期,主要是由于东南亚几个制造业生产重镇,如越南、印尼及印度等,深受疫情反复所苦,加上欧美需求强劲,使得劳力密集型产品订单,大举回流中国,连带也刺激大陆出口。这次限电限产措施两大重灾区广东及江苏,就是出口产业的大本营。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广东及江苏出口总额分别高达4.4兆与2.7兆人民币,位列大陆第一及第二大出口省分,两者合计占全大陆出口比重4成以上。
经济主力反成拖累
庞大的出口商机,一方面让民间企业难以割舍过去成功的获利模式,也让地方政府无法贯彻经济结构调整的决心。尤其是当经济面临逆风时,短期与长期目标之间的权衡与拿捏,自然也变得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因疫情衍生而来的转单效应,让社会(或国家)资源重新集中到低附加价值的出口产业上,引发类似荷兰病的疑虑,势必更为不利未来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荷兰1960年代在北海发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出口价值极高,荷兰政府全力挖掘与开采,因而获得庞大贸易顺差,却因资源过度集中于天然气产业,加上顺差带动货币升值,出口制造业受到严重伤害,经济也跟着衰退。这种因某一特定产业兴起,吸引资源投入,最终导致其他产业甚至整体经济衰落的矛盾现象,被泛称为荷兰病。
大陆经济出现荷兰病症,出口型劳力密集产业在中美贸易战供应链重组压力下,原本正面临淘汰或转型的最终选择,疫情却打乱了节奏,反而让这些产业活了回来,甚至成为支撑大陆经济成长的主力部队。短期看似有利经济,长期却可能拖累产业结构调整步调,不利整体经济长期成长动能的累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短期经济成长与长期结构调整的取舍,答案应该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