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中美冲突中维持合作的底线

旺报社评

拜登主政后,美中对抗格局虽未纾缓,但拜习两度进行视讯峰会,尤其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造成中美两国各自战略困境恶劣情势下,仍能进行对话,至少代表双方有意控制冲突,避免对抗升高,终究是一件好事。

解决欧陆危机为首务

对话中,大陆领导人习近平意有所指表示,国家关系不能走到兵戎相向这一步,冲突对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美国总统拜登亦希望中美关系重新回到双方半个世纪来所构筑的「护栏」内,此「护栏」的核心支点即为「一中政策」,不支持「台独」。

依据中方新闻稿,拜登重申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对抗,以此回应中方对「四不一无意」始终「漂浮在空中」的质疑。习近平重视拜登以「四不一无意」表述美国的对华政策,强调中美须相互尊重、和平共处、避免对抗。

1949年中共建政,毛泽东选择对苏联一边倒,美国把中国大陆纳入包围圈,以西太平洋第一岛链结合北约(NATO)张起东西方冷战的围堵大网。60年代美国深陷越战泥沼,在战略上无力同时与中俄两强对抗,当时中苏共矛盾日深,美国趁机调整对中国政策,促成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森访中,催生《上海公报》,尼克森将此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赢得冷战胜利。

冷战结束后围堵洞开,全球化的世界政经秩序重构,大国地缘政治矛盾再现,美国未以新战略思维疏理与中、俄的关系,不仅NATO东扩,在印太地区亦扩大结盟,美国的战略将中、俄推向战略协作伙伴,双方虽未重温50年代的结盟,但北京以「上不封顶」形容中俄关系,全球难脱「冷战」疑云,「新冷战」之说不绝于耳。

攻势现实主义论者米尔斯海默认为,冷战结束、苏联瓦解后,美国即不再需要中国协助围堵俄罗斯,美国持续推动与中国交往是件蠢事。川普上台后,美国视俄国为「二等国家」,不再是竞争对手,操作「联俄制中」,并以「台湾问题」牵制中国,结构性破坏《上海公报》所建构的中美关系框架,空洞化美国承诺的「一中政策」。

然而,俄罗斯总统普丁出兵乌克兰,回敬「北约东扩」,以行动证明苏联解体后的俄国仍是不容小觑的强权,俄罗斯再起之势迫使美国难以应对东西两面受敌,让拜登政府陷入备多力分困境。拜习视讯会议中,拜登「四不一无意」的表态,无疑是向北京明示不将中国与俄罗斯位置互换,解决当前的欧陆危机为拜登的首务,以防乌俄冲突扩大为欧陆全面性战争。

围堵思维不符合现实

中乌关系紧密,习近平又与普丁有深交,应能发挥关键影响力调停俄、乌双方,维护国际秩序及原则。美国了解中俄不仅存在地缘战略矛盾,且根植于历史的不信任感,中、俄接近与其说是「亲俄」,不如说是因中美对抗而衍生的「反美」情感投射。俄乌战事促成美国再度谋求与中国战略和解,但中美仍缺乏战略互信,中国慎防「鸟尽弓藏」,一旦在战略上不需要中国时,是否又回到竞争,甚至走向冲突?美国须证明自己有能力且有意愿与中国建构可持续的战略互信。

王毅14日致电印尼外长蕾特诺表示,要实现欧洲长治久安,需要欧盟、北约及俄罗斯开展平等对话,建立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框架。当前形势下,彼此应珍惜东亚及亚太地区和平稳定局面,中国欢迎域外国家为地区和平稳定发挥积极作用,但不应允许在本地区制造动荡、紧张,使阵营对抗扩及本地区,更莫将中小国家作为大国对抗的工具。

除「台湾问题」,萨德(THAAD)系统及中程飞弹部署日、韩皆为中美关系的试炼,且「四方安全对话」(QUAD)的未来走向更是美国对中国不搞「新冷战」的具体检证。在「拜习会」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问印度,为以QUAD围堵中、俄奔走,希望印度站队美国抗俄,防止QUAD未及扩大前即出现破口。

中美意识形态殊异,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冲突难免,但中国并不好战。全球政治与经济利益分殊,以意识形态或价值观界定敌我,将世界一分为二的围堵思维不符合现实,中美应该在冲突中维持合作的底线关系,对世界最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