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調適假高中職三月起試辦 教團籲切勿標籤化學生
学生示意照。图/ingimage
教育部今天表示,规划自今年三月起依各校意愿开放高中职试办「身心调适假」,一学期学生以请假3日为限,且需出具家长同意证明。教师团体建议,校园运作时应「去标签化」,请假的学生不应被视为心理有问题,请假也不应被揭露。若学生本人有需求,才转介至辅导室;学校切勿因为学生请假,就恣意通报辅导。
今年三月起开放各高中职试办学生「身心调适假」,教育部指出,假别依照学校请假流程办理,但每次请假应以「半日」或「一日」为单位,一学期则以请假3日为限,请假应出具家长或实际照顾者同意证明,除此之外,无须检附其他证明文件。
全教总高中职主委林金财表示,只是于现有假种中再增加「身心调适假」一项,请假程序将和其他假别一样。全教总不反对身心调适假,在于高中生面临升学、家庭、情感时,多少也会有身心压力,但毕竟高中职生未成年,因此要请假还是要经过家长首肯。
林金财谈到,学校在推动时应避免将请假学生标签化,不应认为请假的学生就是心理有问题,对此,当时也诉求不应使用「心理假」一词,应使用「身心调适假」。学校应该正向看待假种,学生想调适压力就应给予空间,如果学生本人有需求,学校才应协助转介辅导室等单位,切勿因为学生请假,就恣意通报辅导。
另外,林金财也谈到,若身心调适假上路,未来还需配合修正高级中等学校学生学习评量办法,也可能修正学生辅导法,看学校内是否扩大专业辅导人员编制。
国教行动联盟理事长王瀚阳则谈到,身心调适假立意良善,但仅是解决一部分问题,「毕竟请假也是一下子。」应从根本上预防、早期介入,而非全面依赖用放假解决问题。
王瀚阳指出,近年观察,不少学生是无法找到适切的情绪出口或寻求协助,如不愿和家长或教师倾诉,前端应先落实情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再者,现行校园不少教师多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尤其导师应更要能主动识别需要协助的学生,教师若本身无辅导背景也无妨,但要能释出关怀、适度转介辅导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