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超半数家属接受赔偿 野蛮生长的越野赛迎来至暗时刻

5月22日,甘肃省白银市举办的山地百公里越野赛上,恶劣极端天气重创赛事,21名越野跑选手因失温和未能得到及时的救援,命丧山野。其中不乏中国跑圈内的顶级选手。

一场令人震惊的事故,在悲伤之余,更引发了大众对越野跑赛事的全面反思。

5月24日,浙江省体育总会紧急暂停中长跑和越野赛有关赛事活动举办,具体恢复时间等候省体育局通知。不仅是浙江,据媒体粗略统计,全国至少有十余个越野赛宣布取消或延期。

今日,甘肃省白银市政府新闻办再次举办发布会,白银市市长张旭晨介绍道,目前遇难家属已全部抵达白银,且已与一半以上遇难人员家属签订和基本达成协议,相关善后处置工作正在进行中。

与此同时,事故的调查仍在进行。

令人遗憾的是,越野跑竟然以21条生命的代价闯入大众视野。

越野赛,燎原之势成为山野玩家新宠

2009年,TNF100在北京昌平横空出世,越野赛事自此在国内发芽。

“那个年代,跑鞋的概念还未普及,在山野间奔跑,陌生好奇中充满着兴奋,路跑的魅力根本无法与它相比。”初次体验越野赛,王宇传至今仍然印象深刻。

仅仅十年之余,越野赛事已经成为山野玩家热衷的新宠。很多早年参赛跑者纷纷转型,成为国内越野赛事运营中坚力量。2015年至今,每年比赛逾600场。这样的发展速度,可以用惊人来形容。

然而放眼全球,中国的越野跑领域才处于初级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中国越野跑参赛人数为44.26万,而在2017年,美国越野跑运动参与人数便高达915万。越野跑赛事在欧美的风靡程度可见一般。

在亚洲,日本的越野跑发展最为成熟,UTMF等越野跑赛事一直是中国从业者学习的榜样。

即使是在“弹丸之地”香港,2019年的越野赛事便超过了170场,香港100越野赛(简称为港百),每年在1月18日举办,是中国最老牌和世界级的大型越野跑赛事,无论在服务、人数、氛围和专业度,都是国内的标杆赛事。

在这一场赛事后,便拉开了中国全年越野跑赛事的大幕。

越野跑,野蛮生长行业

此次事故中,“国内越野跑赛事数量是不是过量了?”引起热议

对此,业内资深的从业者表示:“参照国外的比例,以中国的人口和土地来说,中国越野跑赛事的数量和密度远远不够,问题不是在于数量,而是质量,供需未平衡,从各赛事的报名情况来看,这片市场依然大有潜力。”

显然,问题的核心点在于,行业的标准规范能否跟上越野跑爱好者的需求?

采访多位玩家和业内从业者时,大家纷纷表示,中国的越野跑赛事的规范化之路,还很漫长。

令人遗憾的是,恰恰只有这样的悲剧,越野跑赛事才能迎来刮骨疗毒的蜕变。

赛事的井喷离不开商业的助力。据行业资深从业者介绍,当地政府文旅局、赞助商、赛事公司等机构是越野赛的基本参与者。当地政府对赛事有一定的投入。但财政投入往往无法覆盖成本,盈利最重要部分任然是赞助商,很多情况下,营运公司需自筹资金

一项赛事的运作是个复杂的工程,但国内不乏有成功的案例。

打造戈壁挑战赛IP的行知探索集团是国内越野跑类赛事的重要参与者,依靠与UTMB集团的强强联手,将全球最好的UTMB系列赛在国内落地,凭借高品质的服务,高黎贡超级山径赛与熊猫超级山径赛,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一场成功的越野跑赛事,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最基础的一环。三夫赛事承办的Columbia崇礼168国际超级越野赛,既有主赞助商支持,同时又与当地政府达成长期合作,这样的支持可谓少之又少。2020年,赛事曾联动迷笛音乐节,打造了一场音乐节+越野跑的完美组合。

然而,事实上,排除这些头部赛事运营方,越野跑行业仍然处于野蛮生长的“小作坊”阶段。

谈到越野赛事的现状,一名越野跑行业资深从业者表示:“目前国内越野跑的现状和改进方面问题比较大。”

2021年4月,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中国马拉松管理文件汇编(2021)》中,完善了中国越野跑运动赛事组织标准,在赛道标识、赛道设计、备用赛道、补给站、安保、救援等多个方面都做出了具体要求。

其中,补给站的设置标准有明确的规定。

然而,据现场参赛队员讲述,补给点2至补给点3是最难的赛道。8公里距离,爬升1000米,选手们需要手脚并用往上爬,摩托车都上不去,所以补给点3不提供任何补给,即便到达山顶,也没有可补充的食物、饮水。

尽管自补给是越野赛的常态,但赛道补给站的合理设置,仍然成为此次广为诟病的原因。在越野跑比赛中,赛道的设计是赛事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运营方需要有对赛道的理解、或难或易的组合。兼顾风景、难易、补给合理才是一条令参赛者欲罢不能的路线。

“在组织标准发布之前,行业标准和规范几乎是空白。” 越野跑赛事从业者张元(化名)对媒体表示,“如果不严格遵守标准的话,越野赛事的门槛并不高,十几人的核心团队操盘数百人赛事的情况并不少见。”

标准是否会迎来新一轮更严格的调整?如何实行有效的监督?将成为大家最为关注的命题。

越野跑,庞杂精细且繁琐的工程

越野跑是一项讲究轻装快速的运动。由于赛会的供给和保障,选手仅需携带少量的装备,在参赛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是“承诺”。

选手在赛事组织承诺的基础上,放弃冗杂的保暖装备,携带少量的水和食物。皆是因为相信组织方会提供合理的补给、天气预测、路标和紧急预案

此次事故中“强制装备”便是赛事运营方“承诺”中重要的一项。以下为田协越野跑赛事组织标准中的明确规定。

然而,赛事运营方辜负了参赛队员的信任,从目前已披露的信息来看,赛事运营存在诸多的失误。

对于这次的事故,一名从业者表示:“组织管理方面,到目前为止没有看到组委会出的关于此次比赛的组织管理文件,所以不好判断是否存在重要的组织责任。法有定论,兵无常形,再严谨的的组织管理都可能会遇到突发事件,没有突发事件预案的组织是一定会遇到问题的,仅凭运气将迟早酿成大祸,看到"放羊农民挖安全躲避的窑洞"的新闻,说明这个地方的突发天气其实并不少见,只是我们赛事组委会没有遇到而已。”

各类因素的叠加,预案机制不合理,在一场极端天气下,越野跑赛事终酿成一场“夺命现场”。

一名资深的从业者表示:“赛事运营方在赛前一定要与公安、气象部门充分沟通,拿到准确的天气预报、地理和气候资料,赛前的技术沟通上,一定要给跑者分享并强调赛道的危险数据、注意事项。”

事实上,世界田径协会、IAU和ITRA等机构组织(超跑活动领域国际性管理组织),均制定了诸多内容系统详尽的越野超跑赛事组织指南,其中,在IAU《技术指南》中对此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赛事执行理事会应当关注过去五年赛事举办地的天气状况,包括但不限于极端温度、平均温度、湿度等。

枉顾国际上实行多年的赛事运营经验和标准,官方一味把原因归结于罕见的恶劣天气,这类回应无法服众

甘肃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景区内的救援车辆。(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高展

越野跑,对自己负责才最重要

“想象你极度疲劳,却发现前面是一处令人惊艳的山野风光,地狱和天堂的强烈对比,我太喜欢这种感觉了”,越野跑爱好者大雨(微信名)至今已经参加了5场越野跑的赛事。“但不得不承认,越野跑的风险性非常高,在信任赛事主办方的同时,自己更要对自己负责”

事故发生后,针对网上部分对越野跑爱好者的不友好言论,具有十年越野跑经验的杨建国非常不认同。

“能说出这样话的人,本身对越野跑存在严重的认知不足,对于这样的事件,每个人都不想看到,大家都有向往户外的心,越野跑不过是其中的一种,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方式,可以不理解,但一定要保持尊重。”

“对于越野跑爱好者,量力而为,安全回家才是最大的成功,这次暴露出来的队员自身的风险管控,需要我们反思。”杨建国补充道。

事故的调查仍在继续,愿逝者安息!越野跑的悲剧就此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