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地震转移了政治震波──九二一忆往思今之1(郭冠英)

历经精省和921地震的省府中兴新村。(杨秋苹摄)

民国103年3月10号,星期一,我到中兴新村省政府上班。

我在省政资料馆旁的厕所里换了西装,出来,在钟塔前拍了张自拍照。民国88年9月24日,大地震后3天,我到了这里,钟塔是歪的。

没想到,我给省政府带来了波政治地震,比起87年的冻省,是小点,恐怕只有4级,但在媒体上,有7级。

这波是17年前那次的余震吗?不太是,它是一个源长未止的一系列政治地震,其能量就是反中求独。这我在921地震时就感觉到了。我是带外国的记者去采访,他们原是为「两国论」而来的。我后写了5篇「断层之旅」的文章,谈这政治断层引发的地震。

一、中兴新村

「中兴新村」,3、40年前,那是块广被赞誉的政府机关所在,美丽的办公楼,良好的居住环境,三民主义模范省的枢纽,当之无愧。

后来,「省」变得很刺耳了。「中国叛离的一省」更是使人听了生气。中央政府搬不回南京,又不愿自甘于地方政府,就干脆把「省」废了,后来半废,叫做「冻」。

废了,产生了政治大地震,震波不会平息。

地震,转移了政治震波的力道,大家投入救灾,吵架的声小了点。

省了省这一层,中兴新村的房子也少了许多层。

最具代表性的是省卫生署大楼,左右二翼全垮了,中间入口的大门尚存,墙柱上挂的新招牌完好无损──「行政院卫生署中部办公室」。

921大地震,中兴新村省卫生处倒塌。(吴南山摄)

省资料馆前的草皮空地,放满了帐棚,「中兴新村」入口处的钟塔,成了比萨斜塔。钟仍在走,但完全不对,地震时它是停在1点47分,大概来电后它又开始走了。很多人都认为,这座塔应保留原状,作为地震纪念。

我们想到中兴新村后面走一圈,但路已断,封了。出得村来,右边的台汽车站已半截入土,车笼埔断层就由省政府下穿横过,断层把路面擡得老高,旁边房子皆难幸免。

「中兴新村」能再中兴吗?政治上的断层已横过这里,地理上的断层又再推了它一把,3、40年前的那个环境已过去了,如果有心,这块好地方,仍可以规画成个好社区,但那省政府,那反共抗俄的岁月终将只成为人们的回忆。地震,是那段回忆的句点。

直到我103年在省政府做事,引起台独的大愤,终于把省政府给废掉了,人员预算全部都归零。

921大地震灾情惨重的台中县东势镇完全仰赖救济品度日,就在国军帮忙分送外援物资时, 仍清处可见背后那栋岌岌可危的大楼。(陈建仲摄)

二、东势

进东势,有座大桥,好大,横越大甲溪。

突然,前面的车子在桥边停住,我们也下来,一看,对面的东势镇似乎不对劲,河边一列正常的房子中,夹者4、5栋向右倾斜的房子,好像一排积木中有几块歪倒的样子。

东势,是地震受灾最重的地区,死了358人,我10月19日去的那天,还又挖出了一具尸体,整个东势区,加上石冈、卓兰,约死了8、900人。

而东势,在地震发生后,外界以为交通中断,竟被遗忘了一天,最宝贵的救人时间第一个24小时错过了,东势的人讲起来仍忿忿不平。

我找到了河边的一栋斜楼,二楼斜倚着街面,里面看得一清二楚,像个舞台布景似的,5楼窗口还看到有人在清理东西,真可谓履险如夷。

著名的「东势王朝」在哪里?我不知,也没去,也可能去了也不知道。

东势台地上有条与河平行的大街,房屋倒塌得最严重,几有一半都倒了,光这条街就死了70多人,我去时还闻到突如其来的尸臭。一路上瓦砾堆得都有2、3层楼高,怪手就在高处拆推,拉出的钢筋像堆超现代派画的毛线球,有一处同时有5、6只怪手在工作,景象壮观。

路的一头,就是容纳灾民的巨蛋,我们去时,只有10多人睡在上下两层的床版上,多数人都已出去或住到不远的组合屋去了。

车往卓兰,经一座断桥,这是折断得最严重的,大概断层的尾巴刚好经过,桥全毁了。

东势,我记得,是横贯公路的西口,当年来这里,要入山,那是多么兴奋的事,梨山、合欢山、大禹岭……,看不完的风光。现在,大门口毁成这样,里面的灾情更惨,中横公路大段都毁了,想起那压死的15名飞鹰登山队员,只有叹息,有人说他们再冲百来公尺就安全了,好像这15人可以做出生死的决定似的。问这话的人为什么不向其他2400人也问呢?

【未完待续,郭冠英专栏每周三刊出】

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史话专栏欢迎书摘合作与历史相关文章、照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