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孤臣孽子前往台湾──怒潮老兵陈耀宗的故事之5(曾建元)

保卫大台湾。(取自网路)

陈耀宗和怒潮学生们,于8月5日由会昌县城出发,跟着第67军,一路步行,由会昌县周田镇经寻邬县澄江镇、会昌县筠门岭镇、寻邬县吉潭镇撤出江西,进入广东省平远县,复经平远县东石乡,于11日进驻广东省蕉岭县新铺镇。陈耀宗走路走惯了,一路不觉得苦,同学就有许多状况。

行进之间,他们偶尔会听到枪砲声,但一路却十分平静,根本不知道部队和解放军有过激战。13日行经梅县县城,在当地买了波萝解馋,吃了两颗刮胃,腹痛不已。15日由李树兰第118师一团兵力护送至丰顺县信阳寨,16日改由刘鼎汉第11师护送,经丰顺县城汤坑镇、揭阳县城玉湖镇,19日当日再由揭阳县致和乡怀安桥码头登汽艇杰生号循韩江抵潮安县庵埠镇,这一趟走了半个月,政治教官王蕴填词、音乐教官许建章谱曲,制作了一首〈行军乐〉,鼓舞学生行进中的士气。

在梅县,县长柯远芬发给学生每人两双力士鞋及半块大洋(银元5角),在丰顺和汤坑洗温泉,则是入伍后第一次洗热水澡。而一路翻越崇山峻岭,没有东西吃也没水喝,许多学生因饥渴难耐支持不了生饮水沟水而生病。

8月28日凌晨,兵团命令开办的广东省第九行政督察区军事政治干部学校全校师生,乘20余辆民用卡车撤退离开梅县前往庵埠,9月1日,柯远芬接任闽粤赣边区军政学校校长,因兵团已决定撤退台湾,校名改为陆军第十二兵团军事政治学校,广东省第九行政督察区军政学校梅州700客家子弟旋即于9月5日乘车抵达庵埠新校址报到,并入陆军第十二兵团军政学校,怒潮全校学生重新混合编成创造、扫荡(奋斗)、挺进3大队与12中队,大队长分别为廖汉才、段昌义兼教务长和王兴诚。

9月15日,学校发给每人一双回力牌球鞋、二件绿色卡叽短袖运动衫、一条长裤、一个搪瓷面盆,以及2块银元的薪饷,这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拿到钱。穿上新的军装,走在汕头街上,精神百倍,帅气十足。无疑,这是学校迁台的准备。

9月29日,全校1900名师生由柯远芬带领,整装由庵埠开往汕头,30日晚间8时,经东南军政副长官罗卓英协调,乘交通部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海辰轮渡海来台。耗费一天多的时间穿越台湾海峡,原本陈耀宗还兴奋地上到甲板看海,大浪起伏,不久就让他感到昏眩,被旁边同学呕吐的声音和气味一刺激,受不了亦开始作呕。晕晕沉沉中,在10月2日的熹微中,基隆到了。

陈耀宗和怒潮的同学们,都不知道他们仍航行海上的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在北平举行开国大典,红朝新贵们志得意满,而怒潮师生们则抱持着孤臣孽子的顽强意志前往台湾。

雨港基隆果然以秋雨来迎接怒潮学生,他们在台湾铁路基隆车站等了一天,直到晚上8点,才能乘坐上运煤改装车。同学都累坏了,个个在昏暗的车厢里呼呼大睡。午夜12点,车抵台北车站,出站后,整队越过天桥,沿郑州路,转延平北路,过台北桥,经三重镇,于10月3日晨,到达新庄镇,夜宿台北县立新庄国民学校,个个扣着背包,倒地就睡。

10月6日,是怒潮学校迁台的第一个中秋节,为了抚慰第一次离乡跨海来台的青年学子,学校特别准备佳肴和台湾的酥皮月饼,以大队为单位,简单布置会餐赏月场地,待到夕阳西下,皓月当头,许多同学望着千里明月,想起远在大陆的父母家人,也就难过地流下泪来。陈耀宗跟着呜咽而哭出声音,他不知何时能再回家。

第二天晚上,自新庄行军到树林车站,搭火车到新竹县湖口乡,趁着午夜月色如昼,走在湖口台地上,穿越丘陵小径至太平窝口第13号乡道,一路不见人烟,大家又冷又饿,多数人都是睡着走路,掉枪落地之声时有所闻。10月8日清晨,大约6时30分,终于抵达新竹县新埔镇。虽然精疲力尽,但是,一踏进镇上,人人立即精神抖擞,步伐整齐,嘹亮地唱着〈保卫大台湾〉。早起的镇民在街道两旁唤道:「学生兵来啦!」

(作者为国立中央大学客家语文暨社会科学学系暨国立金门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台湾独家传媒智库执行长)

【未完待续,曾建元专栏每周五刊出】

访问:曾建元、王淳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