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荷兰在台的防御体系──台湾在大航海时代的战略地位(五)
2010年12月4日斥资8千万元打造的仿明郑时期商战两用船「台湾成功号」,张开大帆循着郑成功登陆台湾的足迹,首航至鹿耳门溪口。(洪荣志摄)
1661年正月,郑成功开始战前准备,召众将议事。当时有人反对,主要是担心水土不服,怕染上热带病,但这些理由已经不能阻止郑成功攻台的决心。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荷兰人聚集在大员,而大员在厦门的东南方,如果要攻台,最好就是趁西北季风出发,顺风顺水,而且得立即动身,一旦晚了,东南风起,逆风逆水,攻台就变得困难。到了2月分,正是季风变换的时节(南方比北方早),郑成功立即率领众将士在金门「祭天」、「礼地」、「祭江」,举行隆重的誓师仪式。一切准备就绪,船舰集结于料罗湾,只等哪一天西北风起,就率众出发。
台江内海(时报出版提供)
3月23日,西北风起,郑成功率将士2万5千人、战船300艘从料罗湾出发,向东南驶去。
一天后,部队陆续到达澎湖列岛。郑成功在岛上巡视一番,觉得澎湖的战略位置很重要,于是留了4位将领把守,亲率大军继续东征。从澎湖到大员虽然只有90多公里,但此时已是3月底(农历),唐诗有云:「二月春风似剪刀。」此时如果刮起东南风,前进就变得十分困难。27日,舰队驶抵柑橘屿(今东吉屿、西吉屿)时,海面突然刮起暴风,只好返回澎湖。一连几天,大风不止,郑军携带的粮食已经所剩无几。如果就此等下去,动摇军心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不能按预期抵达鹿耳门。
荷兰方面,自从何斌逃往厦门后,大员地区便盛传国姓爷要来打台湾的风声。随后荷兰人又发现,当地华商陆续将财产转移到大陆,同时前来大员贸易的华商船只急剧减少,各方打听,最后断定郑成功将在3月底出兵。
时任大员长官揆一(Frederick Coyett)紧急备战,一方面加强各处侦察与武装,一方面禁止华人在赤崁楼买卖粮食,把所有华人头家和士绅软禁在台湾城中以免通敌。不仅如此,荷兰人还把田间的稻谷,不管有熟没熟,一律焚毁。同时,向巴达维亚总督报告,请求援军。
巴达维亚总督派范德兰(Jan van der Laan)率12艘船,共1453人前往大员增援。总督还指示,如果郑成功没有攻打大员,不能白跑一趟,必须攻打澳门找回点损失。范德兰抵达台湾后不久就要去打澳门,他认为郑成功不会打来,于是与大员的官员发生争执。为此,大员方面派使者到厦门会见郑成功,想一探虚实。使者带回来一封郑成功的信,信中言辞恳切,否认即将攻台。大员的官员表示不信,范德兰大为恼火,第2年就带着两艘船和所有军官返回巴达维亚,其余的船大多被分派到其他地方,只在大员留下四艘船和不到600名士兵,连个军官都没有。这时,荷兰在大员的总兵力是1500人。
荷兰人在大员的兵力虽不多,却有一套堪称完美的防御体系。沧海桑田,从今台南的卫星图上,我们很难看到当年古战场的样子,但好在荷兰人当时绘制了地图,我们得以一窥原貌。
2002年12月18日荷兰‧阿姆斯特丹荷兰国家博物馆展出「荷兰东印度公司400年特展」中的「施琅、郑成功海战图」。(本报系资料照)
300年前,今台南的西边有一个潟湖,称为台江内海,简称台江,就是俗称的大员湾。台江内海是由一堆离岸沙洲围成,其中最大的两个沙洲是北线尾岛和大员岛。大员岛最早称大鲲身,鲲是大鱼,大鲲身的意思是露出水面的鱼背。从大鲲身往南,有7个小岛相连,依次称为大鲲身(或一鲲身)、二鲲身、三鲲身、四鲲身、五鲲身、六鲲身、七鲲身。这7个小岛在退潮时连成一片,涨潮时又分开,状如串连的珍珠。后来,随着泥沙增多,7个小岛终连成一片,就用大鲲身指代整个岛屿,就是大员岛,也是大员(或台湾)最早的来源。
所谓潟湖,就是在大海的边缘地区,由于海水受到不完全隔离或周期性隔绝,引起水质的咸化或淡化,从而形成不同水体性质的湖。这里产生隔离作用的是一群沙洲,沙洲是由泥沙堆积而成的,泥沙则来自流入此处的淡水河。台南一带的平原本是由来自阿里山的河流冲积而成,这些河流在流入大海时携带大量泥沙。这些泥沙形成台江内海、北线尾岛和大员岛,以及周围许多浅滩。日后这些泥沙终于把台江内海填平,以致于今天台江内海不复存在。
【未完待续】
本文节选自《用地理看历史:大航海,何以重划贸易版图?》,作者:李不白,时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