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郑成功犯的致命错误──台湾在大航海时代的战略地位(三)
2003年6月28日台南市「福尔摩沙-王城再现」特展中展出的郑成功画像。(康仲诚摄)
1659年2月,郑成功基本上完成了战前的布署,于是召各路人马到磐石卫听令。
这一次,郑成功改变策略,先集中兵力和张煌言一起,猛攻定海城,一为解除北伐的后顾之忧,二为给清军制造一个假象,吸引江苏和浙江的清军来援。
4月底,联军夺下定海城,焚毁清军水师战船100多艘。5月19日,郑成功舰队抵达吴淞口,派人秘密联络清朝苏松提督马逢知,相约出兵;马逢知却按兵不动,心怀观望。6月初一,郑军进至江阴,郑成功接受诸将建议,以县小不攻,继续西进。16日进攻长江上著名的渡口瓜洲(今扬州市邗江区),破敌数千,截断清军用铁链和船只连接的锁江防线「滚江龙」,焚毁浮营3座,夺大炮数十门。至此,清军苦心经营的长江防御工事全部瓦解,瓜洲攻克。
6月22日,在镇江银山大破江宁巡抚蒋国柱、提督管效忠派来的援兵,镇江守将高谦、知府戴可进献城投降,郑成功调高谦的兵马随主力攻打南京。
6月26日,张煌言带领一支为数不多的舰队先行抵达南京城下。7月初七,郑军主力到达南京城北的观音门外。初十,郑军大队人马上岸,在南京内外城池的观音、金川、钟阜、仪凤、江东、神策、太平等门外扎营,共立83座营寨。各处营寨都安设大炮,准备云梯、藤牌、竹筐、铁锹、凿子等攻城器械。从图上(见下图)可以看出,郑成功把兵力都布署在南京城北部,离江水比较近的地方,符合郑军擅长水战的特点,不能离水太远,但接下来的十几天,郑成功没有下令攻城,这是他犯的第一个错误。
郑成功的势力范围(图/时报出版提供)
顺治帝立即派遣安南将军达素、固山额真索洪、护军统领赖塔等人率八旗军由北京南下,前往南京增援。又任命江西提督杨捷为随征江南左路总兵官、宁夏总兵刘芳名为随征江南右路总兵官,各率手下人马由江西、宁夏赶赴南京。
本来南京城里的清军万分紧张,百姓家家闭户,不敢出门。八旗指挥官喀喀木担心城中百姓为郑成功充当内应,想大开杀戒,以绝后患,经两江总督郎廷佐劝阻,才打消这个疯狂的念头。后来看到郑军没有立即攻城,一边焦急地等待援兵,一边加紧防务。郎廷佐下令把城外靠近城墙的房屋烧毁,扫清视野;把近城十里之内的居民全部迁入城中,以免资敌;贴出安民告示,稳定人心;强令商家出售粮食,以免百姓因缺粮而饿死。与此同时,还允许百姓进出水西门和旱西门两座城门,购买生活所需,另一方面严密查访,以防内应等。这样一来,百姓不紧张了,官方抓紧时间储备粮草,置办武器,搜集船只,为应战做准备。
7月中旬,清军援兵陆续到达南京。郑成功的兵力都布署在北部的城门,援兵轻易就从南部的城门(例如正阳门)进城了,这是郑成功犯的第二个错误。我们可以理解郑成功的兵力不够,不足以将南京城团团围住,但封锁通往南京城的各个要道是可以的,或者围城打援也可以,但这些都没有。于是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郑成功陈兵南京城下,「围」而不攻,而清军的援兵却源源不断地从南门进城,先是江苏的,随后是浙江的,然后附近长江上下游的援兵也来了,双方的力量对比开始逆转。
7月下旬,郑军「围」而不战,士气低落。有的士兵竟然闲到去江边捕鱼。20日晚,清军认为时机已到,由汉人绿营兵打头阵,梁化凤率骑兵出仪凤门、管效忠领兵出钟阜门,对郑军营帐发起突袭。郑军人不及甲,马不及鞍,一败涂地。清军初战告捷,出城扎营。
郑成功只好重新布署兵力,将部队集结在观音山一带,准备与清军决战:四支兵马屯于山上;两支兵马埋伏在山谷;还有两支列于山下迎敌;自己带了两支兵马在观音门策应。这是郑成功犯的第三个错误,本来是水战,后变成攻城战,现在又变成阵地战。水战郑军有优势,攻城战不擅长,阵地战则完全不是八旗兵的对手了。
2003年郑成功文物展在延平郡王祠展出两顶明郑军铜盔。(陈美文摄)
24日晨,清军从观音山后方分兵直取山上的四支郑军。四支陆师虽奋力抵抗,终因兵力不敌全线崩溃,观音山顶被清军占据。郑成功立即派手下的两支兵马前往支援,但为时已晚。清军居高临下,一览无余,立即扑向山谷中的两支伏兵,两支郑军被团团围住,死的死,俘的俘。而此时,列于山下的两支郑军全军覆没,其他各处的守军也遭遇惨败。
郑成功见陆军全线崩溃,率亲随到江边调水师。但大势已去,水师既要保护随军家属,还要为撤退留下本钱,不能拚尽全力。
败局已定,郑成功只好收拾残兵撤退,不得不放弃原先占据的瓜洲、仪征、镇江等地。清军一开始还在后面追赶,但终因缺乏战船,也就放弃了。
8月初八,郑军舰队到达崇明岛附近,郑成功决定先夺取崇明县城做为根据地,再派人去厦门调兵,以图再攻南京。初九,郑军千余艘战船上的士兵,分20路登岸。守城的清军只有绿营3千人,用火炮、弓箭还击,郑军伤亡惨重;清军又主动出击,抢走多门红夷大炮。郑成功眼看士气低落,只好撤军,沿海路南下,9月初七回到厦门。
南京兵败,郑军的损失至少在2万人以上,还失去多位提督、镇将等高级将领。这场失败让郑成功意识到自己在陆战方面的短处,此后,他不再把大陆视为进军的主要方向。而恰在此时,一个叫何斌的人从大员投奔而来,告诉郑成功可以攻打台湾。
【未完待续】
本文节选自《用地理看历史:大航海,何以重划贸易版图?》,作者:李不白,时报出版。
史话专栏欢迎书摘合作与历史相关文章、照片投稿,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