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郑成功和清廷拉锯战──台湾在大航海时代的战略地位(二)

1999年时任文化资产保护协会理事长的傅朝卿,持民众提供目前所知最早的郑成功神像照片。(赵家麟摄)

1651年,施琅擅自处决郑家旧部曾德,郑成功拘捕施琅、他的父亲和弟弟。结果施琅伺机跑回大陆,那里是清廷的管辖范围,郑成功怒不可遏,处死了施琅的父亲和弟弟。从此施琅对郑家怀恨在心,一心投靠清廷。

接下来2、3年,是郑成功和清廷在厦门沿海的拉锯战。1651年下半年,郑成功在小盈岭、海澄一带,攻克平和、漳浦、诏安、南靖等地。年底,定西候张名振等人来投靠。1652年正月,澄海投降。2月,攻占长泰,随即围攻漳州。漳州府的府城比一般县城坚固,久攻不下。清军使围魏救赵之计,募集百艘战船攻厦门。郑成功派水师迎击,大胜。9月,漳州仍未破,城中弹尽粮绝,饿死者不计其数,但仍负隅顽抗。清军万人大军已到泉州府,郑成功解漳州之围以待敌军,结果伏击不成,反遭大败。郑成功退守厦门,保海澄,清军趁机收复南靖、漳浦、平和、诏安四县。1653年,清军进犯海澄,以火炮开路,郑军损失惨重。5月,郑成功得知清军火药不继,于是诱敌深入,突袭致胜,海澄保全。

清廷没想到郑成功这么难打,提议招降,封郑成功为「海澄公」。郑成功没有接受封号,但藉议和的时机休整,同时筹措粮饷。年底,顺治帝再度敕封,承诺把泉州府给郑成功安置部属,但他没有接受。

1654年,投降过来的张名振见清军兵力集中在福建,江苏、浙江等地的防务必然空虚,于是向郑成功请兵,率百艘战舰北上,图谋江南。张名振先沿海路到长江口,然后逆长江而上,一直打到金山寺,威逼南京城。可惜粮草不济,只好回师。这次远征虽没成功,却提供了一种思路给郑成功,清军在陆地上骁勇善战,但在水上的战斗力却不行。

2月,清廷再遣使与郑成功议和,承诺把兴化、泉州、漳州、潮州4个府的地方给郑成功,他却说兵马太多,没有几个省放不下。明显是拒绝,但清廷仍不死心,8月再派使者来商议,使团里包括郑成功的亲弟弟郑渡和郑荫。明显是提醒郑成功,别忘了他们手里有人质。郑成功说,清朝没有诚意,只要他一天不受诏,父亲在朝中反而荣耀一天。

同年,远在大西南的李定国终于与郑成功取得联系,希望从东、西两个方向合力进攻广东,将南明的势力连成一片。此时广东大部分已经被清廷占据,永历帝被孙可望劫持到贵州,李定国正在反攻广东,已经收复廉州(合浦)、雷州(海康)、高州,和郑成功约定合力攻打广州,再平定全广。郑成功派林察、周瑞领军西进,但因故错过约定日期,结果李定国孤军奋战,虽收复了肇庆,却在广州城外大败而回。

郑成功的马鞍(本报资料照片)

还是这一年,漳州协守刘国轩向郑成功投降,引郑军进入漳州府城,总镇张世耀见大势已去,只好投降。至此,郑成功终于得了一个府城,随即分兵进击,拿下了同安、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等县。

1655年,因永历帝与郑成功相隔太远,中间的广东又被清廷占据,消息难通,于是特准郑成功设置六官及察言、承宣、审理等官,方便施政;同时允许他委任官职,武官可达一品,文职可达六部主事。虽然如此,郑成功每次拜封官员,都请宁靖王朱术桂等明朝宗室在旁观礼,以示尊重。同时,郑成功还将厦门(当时称中左所)改名「思明州」,以示对明朝的忠心。

9月,清定远大将军、郑亲王世子爱新觉罗.济度率3万大军入闽,会同驻闽清军,准备进攻厦门。郑成功一面巩固厦门、金门的防务,一面分兵骚扰敌人后方:一路北上浙江,一路南下广东。清军头尾受敌,一时难以集中军力。1656年4月,济度终于集结妥当各路水师,准备进攻厦门。郑成功早有准备,在围头湾给予清军迎头痛击,清军大败而归。

李定国回云贵后,把永历帝接到昆明,礼遇有加。孙可望怀恨在心,投降于清廷,并献出西南地区的地图,将大西军的布防全告诉清军,于是清军大举进攻贵州,李定国大败。郑成功看到战机,联络浙东的张煌言,大举北伐。

两人的分工是:张煌言走陆路,攻取清军的府县;郑成功走水陆,从长江打到南京。1658年6月,张煌言等人开始攻打温州府下的里安县。郑成功在温州地区征集粮草后随即北上。清廷一面加强浙江防务,一面从河南、江西、山西、山东抽调兵马驰援。

8月初九,郑成功舰队由舟山进抵洋山(今大洋山),突然遭遇一场暴风雨。郑成功的6位妃嫔和第2、第3、第5个儿子都被淹死,兵将、船只、器械损失巨大。军中的北方士兵被这场暴风雨吓坏了,纷纷逃走。

郑成功回师舟山,稍作休整,由于岛上太荒芜,随即南下。一面在途中攻克台州、海门卫、黄岩县、磐石卫、乐清县等浙江沿海要地,一面整顿队伍,制造器械,修补船舰,筹集粮饷,准备明年再战。

(未完待续)

史话专栏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欢迎书摘合作与历史相关文章、照片投稿。

本文节选自《用地理看历史:大航海,何以重划贸易版图?》,作者:李不白,时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