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失传的味道──1949我在防卫司令部的日子之2(郁丁)
伍中行。(征信新闻/中时摄影组摄)
台北市的有名餐馆不多,几个特别知名的,因其来路神秘,等闲人也不敢问津,如设在爱国西路上的自由之家,据说其真正身分是某机构的外围据点,不管它是真是假,没人敢涉足。昆明街有家北平餐馆,名「会宾楼」,它们家有一道菜,叫「溜黄菜」,菜式并不出奇,价格也不贵,材料也普通,它主贵在当时只此一家,且来自故都北平,凭添几许骄贵气息,这道菜好像未传承下来。
另一独具风格的主食「银丝卷」,与今日台湾大小餐馆供应的同名银丝卷,有着千差万别的不同,会宾楼银丝卷包皮里面,裹着似灯蕊般柔软却互不粘黏的长条细丝,因其颜色白晰,称其为银丝,卷即被包裹着。今天餐馆供应的银丝卷,切开里面是一团面絮,看不到银丝,这当然是因陋就简,学的人不用心,又不求甚解,做起来便不够专业,这已是现代人的行业通病。消费者也缺乏足够的认知,餐桌上如果有人提出异议,还会被不知情者讪笑,以为那是吹毛求疵,从饮食文化开始,中国文化就是这样一点点地被淡化的。新的解释叫作创意,创什么呢?创出各式各样的添加剂。
江浙小吃,座落在衡阳街靠近重庆南路口的「三六九」非常有名,最为烩炙人口的是「小笼汤包及油豆腐细粉」,爱吃它油豆腐细粉中的那块蛋卷,现在所卖的油豆腐细粉中,似已见不到那样嫩滑完美的蛋卷,是否也已失传,令人怀念,也令人叹息。重庆南路沅陵街附近,有过一家上海餐馆,吃过它家做的烂糊肉丝和狮子头未再问津,不旋踵它就关门大吉。沅陵街有爿客家餐馆新陶芳,以盐焗鸡及酿豆腐闻名于时,若干年后竟在美国与新陶芳主人成了邻居,内人并承女主人指导,学会她家名馔酿豆腐,因其做工细腻耗时,终未能成为家常菜式。
台北市最早的一家湖南餐馆,叫「太平」餐厅,座落在靠近桃源街附近的衡阳路上,餐厅设在二楼,听说该餐厅主厨是一位湖南将军的家厨,能被将军物色主掌将军家的庖厨,当非弱者,若非厨艺出众,如何能厕身将军府。曾随长辈去该餐厅吃过一次饭,因为目的是为了裹腹,不必讲究菜式,记得印象最深刻的两道菜,其一是金勾尤鱼,另一是麻辣子鸡,离家以来吃到的最地道湖南菜,自那以后此菜在台湾已成绝响,号称湖南菜的家家都供应,只是都非湖南嫡传。
豆浆油条烧饼中国北方最普及性的早餐食物,罗斯福路一段近上海路口,有一家山东人开设的家族店,因为社会普遍都很穷困,店家的生产工具都很传统,相对而言其产品口感也很传统,顾客对像来自附近两个营区的单身族,虽也只是偶尔放弃公家伙食团供应的早餐,因其人数可观,生易量已足够维持一家温饱。
罗斯福路拓宽以前,自上海路至杭州南路之间,有一片待拆的违章建筑,其中有一家四川餐厅,因其小不出名,已记不得它的名字,但它家的川味菜馔,还留有深刻的记忆。川菜中有一道麻婆脑花,第一次尝鲜就是在这家餐馆,它家的旦旦面,也是一绝,面条是自制的碱面,作料中辣椒油也是自制。材料自制的出发点,推想其中因由,一则是为了节省成本,一则是保持川味传统。
民国39年秋天,由台湾补给司令部调陆军福利委员会,承办进口物资海关报关业务,常往来于基隆台北间,成为基隆两家餐馆的常客。其一是座落于义一路的「味雅」,另一是停泊基隆港内码头的「水上饭店」,原上海宁波间航线的四条江轮,也奉命撤退来台。它们属于近海轮船,吃水不深,越过台湾海峡是极其危险的,因无用武之地,改做了餐厅。两家菜式都大约雷同,最常点的几道菜,如虾子乌参,炒鳝糊及炒青蟹。所谓青蟹并非一般的螃蟹,其肉质类似如虾,躯干直径约1公分至1.5公分,长约8至10公分,它不同于虾的是,经过热炒后形状不变,保特直挺,不弯曲。
上世纪70年代的纽约华人,大都知道曼哈顿中国城包厘街,有一家新四五六餐馆,主厨陈阿生先生舟山人,就是那四条江轮之一的船上主厨,做得一手好江浙菜。他主理的虾子大乌参,炒鳝糊,没有青蟹改炒明虾,至今犹令人津津乐道。1991年第一次游上海,想到那是江浙菜的发源地,或称大本营,可以大快朵颐,没料到踏破铁鞋无觅处,众口一词指向城坊庙绿波浪,却是败兴而归。
台北中华路自违章建筑时代开始,便有两家清真馆,小吃有牛肉蒸饺,酱牛肉酱牛筋,冬天涮羊肉火锅,最佩服的是那时代缺乏现代工具,人工片出来的涮羊肉,真比纸还薄,自从有了现代西方的电动刀以后,再也吃不到比纸还薄的涮羊肉了。
沙茶牛肉──「红楼」一个令人意味无穷的名字,古远年代,想起小说名著《红楼梦》,近世纪,北京大学也有一座红楼,此处的红楼,是座落西门圆环的红楼剧场,及依附在剧场一侧的小吃店,其中有一家潮州人开设的沙茶牛肉火锅。其特色在调味的沙茶酱,别具一格,对许多未到过广东潮州的内地人而言,确有几分新鲜感,多年以后有机会在香港短暂停留,才知道潮州菜更胜过粤菜。
接近北门口的中华路上,违章建筑时代,有一家山西拉面,之后,中山堂对面有了正规的山西菜餐厅。福州菜直到60年代,峨眉街万国电影院隔壁,有一爿胜利餐厅,菜式多以红糟为佐料,甚享时誉。中山北路二段,河南菜天厨餐厅,它的特色是精致,用料考究。川菜馆多于牛毛,举不胜举,唯有座落南京东路上的李园,尝过他们店的羊羔火锅,不但只此一家,也只此一味,印象深刻。
衡阳路伍中行早年有一种叫脱脂花生的花生米,皮呈蓝黑色,口感除特别香脆还略带一丝甜味,1985年第一次回到台北,放下行李便去伍中行,原以为可一偿相思之苦,没料到老板直摇头,半晌才说出一句话,做的人出国了,已经很多年没有卖了,没能把此工艺留传下来,实是一大遗憾,也是同好者的一大损失。
(作者为文化艺术工作者)
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史话专栏欢迎书摘合作与历史相关文章、照片投稿。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