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在那个男人都要当兵的年代(刘良升)

1976年10月10日参谋总长宋长志上将在台北市立体育场检阅「金汤演习」后备军人,并亲切地慰勉他们。(姚琢奇摄)

1977年10月09日参加金汤二号动员演习的后备军人进入基地。(姚琢奇摄)

2022年新年伊始,中华民国国防部在元旦当日成立了「全民防卫动员署」,旨在强化平时对后备军人的训练,和战时对后备军人的征集和编组。而动员署成立后最引人注目之举,应该是往后对后备军人教育召集有新的规画,其频次由原来两年一次改为一年一训,且每次教育召集的天数也由先前的5至7日增加到了14天,这样的举措让仍具后备军人身分者议论纷纷。而当年笔者自海军舰队退伍后,原先也具有后备军人身分20多年,在此野人献曝,闲谈我的后备军人经历。

话说历史上各朝各代,不论是全民皆兵、军户制(军职为世袭)、府兵制等,均不脱征兵和募兵的大范畴。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被迫实施征兵制,虽然有所谓的「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独子免役,老人亦免」之说,但是因为农业社会间的闭塞,和地方政府中的颟顸,也有所谓「三代单传,一夜被征」的惊奇传闻。加以国军部队在乡里间「捉伕」、「抓壮丁」的恶名频传,也让军队名声败坏,对战力未有提升,且不得民心,也间接造成国共内战国军失利的主因之一。

国民政府播迁来台后,开始痛定思痛,生聚教训,首先建立了精准的户籍制度,然后据闻在日本受降军官组成的「白团」顾问团成员之建议下,国民政府参照日本军国主义的征兵制度,重新对台澎金马地区役男的义务兵役的管理形成了规范。所以在笔者那个年代,只要是年满14岁的役男,就进入了兵役管制年龄,不得办理护照出境,直到服完兵役为止。

至于后备军人方面,除了我们小时候在电视广告中,偶尔会看到「台湾军管区」发布的后备军人征集通知的秘密代码外,在笔者就读高中时期,曾有位30出头的男老师自言要去短暂地当兵,必须请假一至两周,等到该老师回校收假后,他原来稍乱的长发,已被修成标准的西装头。而另一位男老师上课时还意有所指地调侃:「这么老还去当兵?」顿时引发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

到了自己从海军舰艇部队退伍后,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到户籍所在地屏东县政府兵役科,把身分由「现役军人」调整为「后备军人」,然后只身前往北部桃园工作。两年军旅生涯的历练,让我了解到后备军人召集区分为点阅召集和教育召集,我由于是海军下士军阶退伍,所以具有后备军人身分到届满45岁为止。在那个几乎男人都要当兵的年代,我也不以为忤。

退役的隔年,我就收到屏东县团管区的点阅召集命令。当时只要将召集命令送交公司上级主管和人力资源部门,公司按法规是必须给予公假一天,俾利我由北部返回南部屏东参加召集,我也借此机会,返家看看父母。如此的点阅召集我每年都会收到一次,直到我来美国念书为止。

犹记得这数次的点阅召集,均是要求我在早晨8点30分开始向某处大礼堂报到,报到后先观看生理卫生的短片消磨时间。9点正,屏东县团管区上校司令正式接管并训话,然后播放军中的「莒光日教学节目」。待80分钟的电视节目完毕后,上校司令继续训示,有时尚有团管区的校级参谋官进行一些政令宣导,中午12点整大家准时解散回家,圆满完成点阅召集任务。团管区司令在这短短的3个多钟头中,不断恫吓我们上课时不准打瞌睡,因为在召集的有效时段中,我们具有现役军人身分,任何违法犯行,最高可以提交军法审判。想必大家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信念,撑过去不闭眼就算了!

其中最难忘的一次点阅召集,我竟然遇见了我初中3年同班同学郑同学。郑同学在国内念完了研究所,获颁硕士学位才入伍服役,官拜海岸巡防署少尉军官,当时他正在中强电脑公司担任工程师。那次很巧的他是我们临时编组的某连少尉排长,我则是他直属的第一班下士班长,我的组织内尚有9位来自三教九流完全不认识,且原属于陆军的班兵。正午时分,我们解散离开礼堂,在停车场小叙片刻。对于一位前海岸巡防署的少尉,下辖前海军下士,和9位前陆军健儿,如此这般的后备军人召集编组有何战力可言?两人不觉莞尔一笑!

尔后我从美国完成学位,返台应聘随即又派赴江苏苏州工作,再入境美国安家,国防部和团管区也由入出境记录,知道我人不在台湾,乃不曾再叨扰过我,直到我无声无息地年满45岁,正式跟后备军人说再见了。

纵观我已逝的20多年后备军人生涯,除了点阅召集的报到之外,我从未接受过任何的军事训练,可算是一个武功全废,毫无战力的后备力量,充其量权充个人场罢了!而政府当局因应两岸关系的紧张,即便成立了「全民防卫动员署」来统筹业务,我还是要寄语两岸领导人,以和为贵,冀望这些后备军人永远只是备而不用的社会力量。

(作者刘良升现居现居美国德州休斯顿市)

【刘良升专栏每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