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记者与消息来源的距离(杜圣聪)

有媒体爆料柯文哲扣案随身碟,内容记载「2022/11/1小沈1500沈庆京」,疑似涉及金流,北检依泄密罪主动分案调查;图为记者马郁雯昨天出庭说明,离开时北检画面。(黄世麒摄)

近日台北地检署快速处理柯文哲案涉嫌泄密,传讯5名新闻记者后,以「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声明稿昭告天下。北检希望一槌定音,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国人疑窦愈来愈多。

司法还没有确切证据前,柯文哲案真相姑且按下不表。从这次事件折射出来的是,新闻记者该与消息来源抱持何种距离?红线又该如何画分?

早年的新闻记者就像农夫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将采集到的新闻文本呈现在版面或频道上,并且宣示自己的采邑领地。对过去的记者来说,干这行的人要信守「执春秋之笔,明善恶之辨」,每个新闻从业人员都是「士」,被要求成「风骨嶙峋的读书人」,而且要「士,以天下为己任」。

如今,新闻记者似乎各拥其主,甚至「公亲变事主」,成为党派御用的传声筒。记者下线之后,更成为政论节目的「说书人」,新闻内幕转折,说得比铁板快书还要精采。

这次传出消息来源被媒体记者「养」了7年,当事人言之凿凿。一些批评者不以为然,认为影舞者将司法检调当成打压异己的工具,说到兴奋处竟然影射「人身」清白,戴上有色眼镜观看此节,充满大男人的沙文主义,却让真相伊于胡底。更糟糕的是,新闻记者与消息来源的距离拿捏失准,透过电视媒体放大后,平添无谓的联想空间。

从新闻实务的操作来看,新闻记者和消息来源的合理距离,应该用「大夫无私交,但可有公谊」来自我要求。既然谓之「距离」,拿捏其中就应该是把握「近而不亲,远而不疏」的分际。接近,但不能太过亲暱;有点距离,却不能太过疏远,否则新闻连跑都不用跑了。

其次,新闻记者对待「消息来源」,所谓的「养」应该是「培养」,是在立论有据的前提下,透过消息来源和背景资料,佐证自己的新闻论述并丰富真相脉络。如果,「养」变成了「豢养」,消息来源岂非变成记者专属的「宠物」?又或者,自己成为权贵放话的工具,独沽一味却忽略「两面俱陈」,连最起码的「形式的客观平衡」都不愿为之,多年后回首前尘,午夜梦回时难道没有丝毫遗憾?

司法真相的报导,接近权只圈定在少数人手上。过去,主流与非主流之争;亲民党宋楚瑜是否有「叶尔钦效应」之辨;柯文哲年初不可一世、意气风发,却因为身陷囹圄惨遭羁押,小草群龙无首;浪花淘尽英雄,俱往矣!

试问今日的台湾检调,有谁能掌握内部讯息并且割取真相的果实呢?

(作者为铭传大学广播电视学系专任副教授兼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