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政治化的基隆捷运(李克聪)

内政部长林右昌表示,很开心听到基捷通过第一阶段环评,他也提醒基隆市政府,别忘了规画社会住宅及提升都市环境的公共设施。(张志康摄)

基隆捷运近日通过第一阶段的环评,其经费由原本约425亿元增加到697亿元,基隆市政府配合款从17.7亿元暴增到53.86亿元,基隆市长谢国梁说,因已达基隆市1/4总预算的经费,要配合「门儿都没有」。而前基隆市长、现任内政部长林右昌却在脸书开心报喜环评通过,还建议基隆市府与其说政治上的狠话,不如实事求是,务实的跟中央合作解决问题。可说是完全甩锅!政治凌驾专业的基隆捷运一波多折,如今争议再起,充满变数,再让基隆市民失望灰心。

回顾基隆捷运的规画,从火车轻轨(TRAIN-TRAM)系统,提升为独立路轨的中运量轻轨捷运系统(LRRT);第一阶段经费从80亿元暴增到425亿元,却成为只到八堵进不了基隆的捷运,后来为了解决轨距问题,铁道局再提出改为具备自动列车运转(ATO)装置的中运量捷运系统,以便与台北捷运汐止东湖线(民生汐止线的后段)共用路廊,因部分路线共线共站系统需相容, 民生汐止全线必须降阶为中运量轻轨捷运系统,因运能受限,未来很可能影响到整体大台北地区捷运的营运。

离谱的是,在可行性研究及综合规画阶段,常用低估的经费以争取支持及审查通过,如今选举后才告知因物价成本上涨及土地使用成本增加等因素,导致经费增加。虽然交通部长王国材建议基隆市政府可以从区段征收取得道路用地,减少分担甚至还不用分担。但当初为何未将几年前就可预见的此类影响成本的因素,以风险性与不确定性分析后,再仔细评估其成本效益进行决策,而是环评通过后再增加经费,强制地方政府接受。

何况依据以往经验,未来招标、发包、施工时还可能继续追加不低的预算,甚至未来还需分担营运亏损,加上7月推出的北北基桃公共运输月票,基隆市府的财务负担将会雪上加霜。

检视基隆捷运这一连串的更改调整过程,除了经费持续增加外,包括预估运量、捷运型式规模、提供运能、成本效益评估、第二阶段才能评估由八堵到基隆等,都没有考量此捷运路线最基本的供需分析,环境影响说明书清楚说明基隆捷运只能增加0.14%大众运输人口,完全不符合专业的公共运输规画。

尤其是,即使政策以建设为导向,在目前已决定兴建北宜高铁(南港直接到宜兰)的状况下,南港、基隆间因有足够空出的班次容量,就可规画在尖峰时段增加只停大站的区间快车,配合台铁公司化有效改善基隆线,并可在其沿线车站进行场站开发(TOD),兴建基隆捷运的必要性就低。

如执意要兴建基隆捷运,因核定的汐东线6站中有汐止区公所、汐科及樟树湾等3站与基隆捷运共站,在端点的东湖站又与文湖线有长达280公尺的转乘距离造成不便,而汐止区民众直接搭乘基隆捷运到南港展览馆站转乘文湖线更方便,汐东线兴建效益就需更仔细评估再决定。

(作者为消基会董事暨交通委员会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