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尼日政变的骨牌效应(刘必荣)

西非国家尼日7月26日发生政变,总统卫队指挥官蒂亚尼以政府无能处理日渐恶化的安全问题为由,挟持总统贝佐姆,自封总统,并成立临时政府。图为资料照。(路透社)

西非国家尼日7月26日发生政变,总统卫队指挥官蒂亚尼以政府无能处理日渐恶化的安全问题为由,挟持总统贝佐姆,自封总统,并成立临时政府。

国际上对尼日政变高度关切,西非经济共同体在奈及利亚领导下,除对尼日进行经济制裁外,更对军政府发出最后通牒,限1周内让民选总统贝佐姆复职,否则不排除军事介入。尼日邻国马利和布吉纳法索因为也是政变上台的军政府,所以力挺尼日,表示若尼日遭到攻击,将视同攻击他们两国,他们必将有所回应。一下子,西非的情势变得紧绷起来。

尼日地处非洲沙赫尔,这是一条从东非到西非的带状地区。这块带状地区的国家因为地处沙漠,很多都非常贫穷,所以也成为伊斯兰国、盖达组织等回教基本教义派孳生的温床。偏偏这些国家又常发生内战,加上气候变迁,导致几百万人流离失所。这些难民多想往北进入欧洲,这又造成欧洲对难民危机的恐慌。为从根源解决问题,法国与美国派兵到这些国家协助反恐,欧盟则对沙赫尔地区给予大笔经济援助,希望能助他们发展经济。但沙赫尔地区依然动荡,3年内7个政变像骨牌一样相继发生,可见事情不像想像的那么简单。

法国到西非这些前殖民国家帮忙反恐,可是这些国家多是军事独裁。对当地国家而言,又要对付叛军,又要反恐,非军事独裁无以成事。对法国来说,又实无法跟军事独裁者并肩作战。所以法军在马利反恐的时候,就因与马利政府多所摩擦,相互掣肘,致使反恐效果不佳。这就让俄国瓦格纳民兵有见缝插针的机会。

俄国也要在非洲扩张势力,瓦格纳正好打头阵。于是马利驱逐了法军,迎入俄国势力。法军转驻尼日。尼日原来跟法、美均相善,跟欧盟也有处理难民问题的机制,被认为是西方在沙赫尔地区的重要据点。现在连尼日都发生政变了,瓦格纳也想趁虚而入,西方下一步该怎么做?

西非经济共同体给尼日的期限当地时间6日就到了,是否真派兵对共同体也是一个考验。西非经济共同体在1990年首度派维和部队进入赖比瑞亚协助重建秩序,此后对西非6个国家都派出过维和部队。但是尼日是大国,又有马利和布吉纳法索放话在先,因此派兵绝不是一个轻易的决定。共同体的轮值主席奈及利亚总统提努布说,共同体已就军事行动达成共识,但不能告诉尼日何时会派兵。这是典型的外交辞令。

提努布的难处在于他在国内没有很强的实力,地方省长权重,他唯一能发挥的只有外交,所以希望藉尼日议题拉高自己的声誉。可是奈及利亚在对付国内恐怖组织「博科圣地」时曾与尼日密切合作,今天很难真的兵戎相向。而且派兵哪里只是军事问题?在西非现在普遍不信任法国的氛围下,就算派兵也要让尼日相信奈及利亚不是为法国来巩固地盘的。奈及利亚跟中国大陆关系也不错,所以也要顾到法国、美国的感觉,不能让人认为她会带进中国的影响力。另外还有瓦格纳民兵也需要应付。提努布有这样的本事吗?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为东吴大学政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