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弃保投票 理性抉择(桂宏诚)

在野弃保成败的关键(图/档案照合成图)

中时新闻网16日公布的总统大选民调显示,投票时若发生了弃保,「柯盈配」将流失7.3%的支持度,而流到「侯康配」略多于「赖萧配」,将使蓝营仅输绿营在误差范围内的2%。《联合报》19日公布的最新民调则显示蓝绿已打成平手,不无已现弃保的迹象。这可能也是最近民众党独树一格,屡次公开发表「内参」的策略性民调,强调柯盈配目前为「坐二望一」,以阻拦弃保效应提前发生的原因。其实,投票时发生弃保是选民基于理性的投票行为。

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康得赛(Marquis de Corceodnt)曾提出「康氏原则」,他认为,在任何一对一的捉对竞赛中,若甲胜乙且甲也胜丙,乃至于甲胜丁或胜过更多的对手,那么,甲在任何竞赛制度下也应是称为「康氏赢家」(Condorcet Winner)的胜利者。但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是,总统大选仅采取一次性投票的相对多数决制,并非如许多国家采取为求过半数决的二轮投票制。

故而,「康氏赢家」可能落选,而在捉对竞赛中皆败的「康氏输家」却可能当选。因此,当选民面对超过两位总统候选人时,若觉得最支持的候选人难以当选,采取退而求其次的「弃保」投票行为,则当属于趋近「康氏原则」的理性选择。

过去曾有民调显示,在侯友宜的支持度尚居于老三时,他的最不喜欢度也是最低;而赖清德虽然支持度最高,但最不喜欢度也最高。若当时拿出侯柯、赖侯和柯赖分别一对一的对决,由于赖大多仅获40%左右的支持度,因而侯可能成为皆是获胜者的「康氏赢家」,而赖则因不喜好度最高,也可能是皆败的「康氏输家」。

然而,由于选民只能对最喜好的候选人投下一票,在未发生弃保的情形下,「康氏赢家」就可能败选,而「康氏输家」则赢得选战。这其中的关键应是选民心中对候选人排列喜好度的顺位,最大多数选民把「康氏赢家」列为第二喜好的「尚可接受」者,如侯友宜即是。

从近1周内数家媒体公布的民调来看,赖萧配的支持度皆低于40%,在19日公布的两家媒体民调更落到35%及31%,尚未决定及不支持者则从低于10%上升至15%以上。而这约5%到10%的差距对赖萧配来说,不无可能是因这些选民逐渐有感于应「政党轮替」或「下架民进党」,亦即是将在最后关头采取策略投票的潜在者。

从3个阵营在近期各家民调的支持度来看,的确也显现了侯升赖降的趋势。而柯若要追上落后的10%则难度偏高。因此,到了选举民调封关前,若此态势不变,即使白营所谓的「死忠者」仍不动摇,但蓝营却已有了「险胜」的机会。

明年我国势必出现「少数总统」和立法院很可能三党不过半,这是不采二轮投票制所致。故而选民若发生了弃保投票,应视为趋近「康氏原则」的理性选择。

(作者为民主文教基金会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