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政府标案的潜规则(施正锋)
学者施正锋。(资料照片)
我的博士学位是政治学,主攻国际关系,专长是比较外交政策、国际政治经济,副修是比较政治学,专长是族群政治。由于大学是念农业经济的,被认为不是政治学科班出身,只能到私立大学的公共行政系滥竽充数;侧身族群研究,不少圈外人还以为我是台湾史的学者,特别是政治人物。尽管是落单户,升了正教授后,难免会参加计划审查,看遍学术圈不足为外人道的「中国好声音」。
有些看起来是公开的学术标案,而且也煞有介事公开招标,其实是公关;尤其是金额不到100万的案子,主管不会管那么多,更不用说御用机构,每年帮忙消化预算,反正报告不会有人去阅读。曾经去审查某公家单位的期中报告,惨不忍睹,连基本的描述性资料都弄错,派来报告的硕士生根本非专业,连找学者挂名的顾问费都省了。我不得已必须指出谬误,期末报告当然是选我上课时间。
有一回去审几百万的计划,挂名主持的是学者,前来报告的比较像是公关公司的仲介,被问到比较专业的问题就挂在那边。只不过,这位代表在简报结束后自信满满,说上面说好内定是要给他们的,审查委员面面相觑,主持会议的事务副首长更是头低低的。我向来不会主动去修理人,却无法坐视不公平的事情,委婉表示不能这样旁若无人;终究果真由这个团队得标,该单位此后不再找我。
另有一次审查计划,两边的实际工作者都是学生辈的,各有所长、不分轩轾。其中一位委员问了一个相当错愕的问题,「你们原住民懂田野调查吗?」我听了差一点昏倒,在简报后质疑,为何没有问汉人申请者?最后,会议主持人投下关键一票。事过境迁,我问得标团队进行得怎么样了,对方无奈地回答弃标,因为有位缺席的审查委员去公共工程委员会检举审查不公,是可忍、孰不可忍。
有一阵子,我担任某部会的学术审查委员,对于每年千万以上的学术公关相当不以为然。第1年还可以推说马英九政府编的预算,到了第2年依然如故,我就无法忍受了,特别是补助那么多研究计划,为何相关的学术期刊老是抱怨缺稿,究竟是学生论文不够好,或指导教授懒得修改为论文投稿?当场被训诫了一番,后来才发现接案者有徒子徒孙,恍然大悟。从此,我拒绝再去充当土豪的手套。
我已经好久不接计划,一来怕事,二来不想被笑是靠政治正确。几年前,某部会要推动某法案,透过人拜托组团队精进。好不容易找了几位留学相关国家的学者共襄盛举,最后却落选了。雀屏中选的计划书似曾相见,仿佛是我10多年前研究报告的翻版,明显对于各国相关法案或最新文献生疏,俨然把法案规画当儿戏。承办人员表达歉意,因为长官内定要交给有政治背景的团队,还好不当侧翼。
究竟政府的标案是公关、回馈、豢养,还是藏富于「民」?主官当然可以决定采用「最有利标」,只不过,必须承担所有的政治责任,包括指定官方代表及外聘审查委员。话又说回来,难道学者委员的良心竟然是那么好收买?
(作者为政治学者、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