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被殖民的后果
(图/摘自1968 App)
酷碰券结合电子支付,人潮聚集地点警示嵌入1968APP,透过基地台讯号获知用户即时位置发送防疫简讯,用科技来对付疫情与振兴景气,本来都是美事,为何会被骂翻?
先说结论!因为台湾在4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大幅落后,2300万人在手机上都被「殖民」,如今导致了苦果与舆论争议。
如果我们有本土的脸书与LINE,国产的YouTube与Google Map,台版的支付宝与Paypal,自家新创的ZOOM与Skype,台湾人的数据资产都累积在自己的手上,是不是能够更有效率地对抗疫情?
以1968来说,下载量仅315万次,是透过高公局的国道即时监控,来为用户提供高速公路车流讯息,用户使用规模与频率自然有限。因为Google Map是安卓系统内建,更是iOS用户最爱之一,透过台湾千万用户的即时GPS数据的「贡献」,不仅全台各乡镇市区路段巨细弥遗,甚至连偏远的产业道路路况都即时通知。
不过,欧美科技巨头每分每秒用我们回报的地理位置盈利,还强迫用户滑到不一定想看到的广告,大家还一直觉得好贴心?这何尝不是侵犯隐私与数据滥用?
数据就是石油。没有长期累积有价值的数据,人工智慧与演算法也无用武之地,当台湾人一直源源不绝的向欧美「出口」优质数据的同时,更扼杀了本土的新世代产业。
政府开发的APP,如1968与Ubike,或者是电信业者与民间业者的APP,也绝少纳入数据概念,毕竟多想一点与多做一点,就会有侵犯个人资料保护法的可能性,所以大家就通通弃守了。反倒这些巨头多数是境外公司,台湾政府管都管不着,而落落长的使用者条款,也都是站在盈利立场来制定。
在过去10年的4G时代,软体与网路服务,赚走了8成的收入,造就欧美日韩以及大陆的腾讯与阿里巴巴等巨头。相对来说,包括电信业者、基地台设备商等硬体业者,只赚不到两成的收入。硬体业者们,当然都想要「软硬兼施」,但仅有少数龙头业者如Apple能够达到此一愿景。Apple如今拥有1.25兆美元市值,相当于4.7个台积电!
今年正式登场的5G舞台,也仍是由电信与设备业者花大钱打造,但未来肯定是由软体与网路业者,登台上演一出出好戏。台湾能否翻转「硬体科技岛」现况,走向软硬融合的方向?用景气衰退当下大家互相勉励的话来说,或许危机就是转机!(作者为锶科技暨币特财经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