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后需冰敷 护理师给最佳时间与程序
民众有时身体受伤,会采用冰敷减缓不适,卫生福利部桃园医院新屋分院外科病房护理师简逸慈介绍,正确的冰敷方法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减缓局部充血与肿胀。冰敷的主要作用是收缩局部小血管,从而减缓新陈代谢。冰敷最适合于创伤或扭伤后的24至48小时内使用。(卫福部桃园医院提供)
民众有时身体受伤,会采用冰敷减缓不适,卫生福利部桃园医院新屋分院外科病房护理师简逸慈介绍,正确的冰敷方法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减缓局部充血与肿胀。冰敷的主要作用是收缩局部小血管,从而减缓新陈代谢。冰敷最适合于创伤或扭伤后的24至48小时内使用。
简逸慈说明,冰敷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方法,可用于减轻疼痛和减缓局部充血与肿胀。然而,正确的冰敷方法至关重要,否则可能会导致皮肤冻伤。先前就曾发生过王小姐因穿着不合适的鞋子而在短时间内走了大量步数,导致脚部不适。
虽然当时并未出现扭伤或撞击等明显情况,但在隔日她开始感觉到异常。数天后,她的脚踝肌肉突然出现红肿疼痛,严重影响了行走和睡眠。王小姐因脚部不适,通过正确使用冰敷方法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简逸慈提到,冰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冰敷部位:要选择正确的冰敷部位,避免对皮肤造成冻伤。
时间间隔:每次冰敷20至30分钟,之后需要间隔20至30分钟休息。
包裹保护:使用冰块时,务必用布料包裹以防止直接接触皮肤,避免冻伤。当包裹的布料潮湿时,需及时更换。
休息擡高:冰敷时最好配合休息,可以将受伤部位擡高。
经过护理师的教导,王小姐的脚踝疼痛得到了明显改善。然而,冰敷并非适用于所有受伤部位,因此仍需听从医师的指导。正确的冰敷方法对于减轻疼痛和减缓局部充血与肿胀至关重要。通过适当的冰敷,可以提供有效的急救和舒缓受伤部位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