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这样庆元宵 不分男女都把花灯放头上!

文、图/摘自:《过一个欢乐的宋朝新年》、时报出版

三天灯展也好,五天灯展也罢,只要我们在灯展期间来到宋朝,就会惊讶地发现一项奇观:好多宋朝人竟然把花灯放到头上,人在街头漫步,灯在头上闪烁。

金盈之《新编翁谈录》载:

妇人又为灯球灯笼,大如枣栗,加珠翠之饰,合城妇女竞戴之。

宋朝的巧手工匠把灯笼打造得像枣子栗子一般大小,再用珍珠翡翠装饰,晶莹剔透,光彩夺目,往头发上一插,成了最耀眼的饰品。到了元宵灯展的时候满城妇女都戴着这样的灯饰上街

吕原明《岁时杂记》也有类似记载:京师上元节以熟枣捣炭,丸为弹,傅之铁枝而点火,谓之「火杨梅」,亦以插从卒头上。又作莲花牡丹灯碗,从卒顶之。

女士们头上戴灯男人也一样。在北宋京城开封的元宵节期间,达官显贵富商大贾出门,身后会跟着一群兵丁男仆,这些跟班既要负责主人的安全,又要帮主人逞威风。用什么样的方式逞威风呢?就是把花灯放到头上去。他们头上的花灯分两种,一种是莲花状或者牡丹状的灯碗,一种是用铁枝串起来的「火杨梅」。火杨梅是将干枣磨粉、捣炭为屑,将枣粉、炭屑拌在一起,浇上油蜡,团成圆球,一一串到铁树上,点着了,放在头顶,跟着主人上街。

头上戴灯或许很好玩,但绝对不安全。宋朝男子多不剃发,和女子一样挽着高高的发髻,发髻上再固定着一盏莲花牡丹灯碗或者一树哧哧冒火的「火杨梅」,只能小心翼翼、亦步亦趋地走路。假如步子迈大了,唉,扯着蛋是小事,颠翻了头上的花灯是大事,只要有一点明火落到头发上,救火肯定来不及,满头烦恼丝就清净了,只好出家当和尚去。所以我们这些现代人到了宋朝只宜观看,千万不要模仿。

本文节录:【过一个欢乐的宋朝新年】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