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价飙进口合格率仅4成!农委会将找「台商看货」协助检疫

云林蒜农9月陆续播种,受蒜头高价吸引,部分农民把准备用来做蒜种的蒜头全卖出不种。(图/记者蔡佩旻摄)

记者许展溢台北报导

蒜头价格飙涨,主因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进口大蒜台湾发现很多带土、发霉,卡在检疫合格,直接销毁或退运,造成国内供不应求连续3个多月。农委会今(13日)透露,已拜会侨委会,希望找到台商帮忙「看货」。

根据农粮署提供资料,台湾每年有约6万多公吨大蒜需求,4万多公吨来自国产,另外2万公吨则需进口补足。农粮署表示,但今年截至目前仅有10629公吨,较去年同期19255公吨,少了约8千公吨。

进口大蒜来自埃及西班牙阿根廷等国,农委会副主委陈骏季说明,疫情让输出国检查大蒜时,无法落实清理工作,台湾人员也无法过去看货,双重原因导致大蒜进来不合格比例偏高,从5月统计至今,合格率仅4成。不合格部分依规定要退运,有两种选择,一是到三国家,如马来西亚越南等国整理后再输台,二是直接退回输出国。

▲农粮署资料显示,台湾每年有约6万多公吨大蒜需求,2万公吨需进口补足。(图/记者蔡佩旻摄)

陈骏季表示,上周找业者开会外,农委会已请外馆协助并拜会侨委会,希望能找到当地在附近的台商帮忙协助,从输出国要运出时帮忙看一下货,避免到台湾发生问题浪费时间金钱。陈骏季进一步说明,若整个货柜要转到第三国重新整理,以西班牙为例,检疫站要转到马来西亚,台湾也会协助沟通。

另外,陈骏季说,届时从第三国再输至台湾时,会注记「加速通关流程」,让程序简化,并强调这次真的因疫情关系人力管制下,让输出国农场工人减少,相对整理时,可能就会比较没有那么仔细,不过,台湾检疫标准还是要维持,落实规定。至于台商帮忙细节,现阶段还在搜集资料,之后会再交给侨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