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做的中国梦 《国脉3D纪录片》团队中的台湾身影
文/彭彦伦
2012年11月29日,岁末隆冬的北京。
位于天安门东侧,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展示厅内,刚刚接替胡锦涛、上任不到半个月的第五代接班人习近平在此发表了内容多次提及『中国梦』的一篇演说;从这一天开始,『中国梦』这个名词基本上成为了今后中国十年的主政方针,而中国国家博物馆一下子也就成为了中国党政军与一般民众、各界人士学习与参观的殿堂。
2013年1月,中国农历新年前夕,一个摄制组正在这南北长宽330米,高28米、总面积达20万平方公尺的博物馆内进行各项拍摄,在这次《国脉3D纪录片》制作团队中,有两个人特别引起注意,他们是来自台湾的潘志远和李逢儒;他们分别担任着是『导演』与『后期技术支持』的重要职位,他们与中央电视台的近百位的制作人员一起合作,最终共同完成这一部《国脉3D纪录片》,他们两位工作的态度与最终成果也赢得台内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一致好评。
潘志远的资历比较特别,他是台湾出生长大,在世界新专毕业之后,于1993年前往北京电影学院就读并取得导演系硕士学位。李逢儒毕业于台大地理系、台艺大应媒所硕士,由于两人相识许久加上都对3D影视有着浓厚兴趣,所以也一起在2009年投入了3D制作的领域。
潘志远回想从去年10月到今年5月,这长达7个月的日子,只能用「吃苦当成吃补」几个字来形容;潘志远表示,自己虽然是在北京求学毕业,在两岸往返也已经超过20年的时间,但是双方在专业用语以及技术方面还是有着相当落差。
举例来说;在台湾从事3D制作时,因为资金的不足,导致不能与国外3D制作上所使用的器材或是制作环境相比,在台湾想从事3D制作,除了需要最基本的「热情」之外,其他所有的3D制作都必须极度的依赖「人工」、「手工」来进行调整与校准,但是这些方式也为两人打下了极为扎实的功夫基础。
反观大陆,由于近20年来的迅速崛起与急速富裕,各电视台在进口3D器材设备时是毫不手软,台内动辄破百万、破千万的3D设备比比皆是;但是由于技术人员受限于器材商的基础训练、电视台每日节目播出的压力,以及目前3D制作规则不完全具备的处境之下,反而未能将3D做到一个淋漓尽致的发挥,这是令人相当扼腕与可惜之处。
『3D影视是要用看的,不是用说的』
潘志远在采访时笑笑的说着,这也道出了其中的辛酸;由于《国脉3D纪录片》是中央台3D节目频道首次邀请境外导演团队前来协助制作拍摄,在初期就有部分合作的工作人员是抱着「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看你会玩什么把戏」的心态来旁观,也让两人在初期沟通上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与需要彼此适应的阶段。
《国脉3D纪录片》一片长度虽然只有短短的28分钟,但是制作总经费却超过1,200万元新台币,这个费用已经是与一部低成本电影的制作费用相当,也是一般节目制作经费的10-20倍以上。主事者也许出自于担心或是『再保险』的心态上,中央台又找了英国的另一组制作团队一起参与拍摄。但是事实证明,由于国情不同、做事方法不同以及沟通上的先天不良,英国团队的参与只是让这次拍摄与制作更加的复杂化,所以后期部分就不再延请英国团队参与,纯粹就由台湾团队以及台内工作人员一起合作,最终完成了中央台第一部大型自制的3D人文历史影片-《国脉3D纪录片》。
3D影像制作对于台湾本身而言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这几年台湾本身也有过一两部自制的3D电影上映,甚至李安的3D电影《少年PI》也可说是产自台湾,只是当3D影视制作风潮倏然而止之后,台湾未来3D影视制作上的发展该何去何从?
也许这就如同潘志远所说的:「台湾3D影视如果想要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大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市场与契机。」而想要在大陆3D影视市场内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拿出优秀或是被认可的作品先打入市场,而这次《国脉3D纪录片》拍摄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加上中央电视台的这块老字号招牌,更能让一般观众或是有兴趣的业主产生一定的说服力。
「台湾不是没有人才与创意,我们缺的是资金和器材,而两岸相互的交流与合作,也许将是3D影视产业发展的最佳组合。」潘志远诚恳的说道。的确,《少年PI》的出现只能说是好莱坞带来台湾的一项特例,只可能偶一为之,让台湾专业人才见识到好莱坞真正的3D制作的作业方式,但是这并不太可能会成为台湾3D影视制作上的范本,因为这样的电影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以及全球发行市场的回报,这是我们目前所无法达到的环节与目标。
中国大陆这几年在3D影视发展上也走出了一个格局,从《龙门飞甲》、《画皮》等3D电影的热映,大陆夹着雄厚资金与内需市场也开创了一个新的观影局面;要如何凸显出台湾3D制作上的强项,最终无非就是靠人才与创意上的发挥,相信结合两岸各自优势,3D影视发展或许是一个两岸可以共同经营、完成的梦想。
两岸3D影视产业未来的发展也许会是一场『中国梦』,但这个梦想却也给台湾的3D从业人员带来一个无比的想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