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花学运与香港占中5大不同 潘建志:去中心化
▲太阳花学运与香港占中5大不同。(图/翻摄自潘建志医师脸书)
知名医师、柯文哲阵营发言人潘建志30日凌晨发文,在脸书上分析香港占中和318太阳花学运不同的地方,他最后归结出五大重点,包括多点群聚、去中心化等,文章贴出马上吸引上万人按赞、近千人分享,不少网友反思香港抗争运动带给台湾什么样的启示。
潘建志脸书上说,透过地图上研究香港占中,发现和318学运相比,有以下五点很有意思的观察:一是「不只占领中环,群众聚集地有六七处。 」二是「他们不死守,放催泪瓦斯驱离就先跑,等等再回来。」三是「 不进设施,主要占马路,难以封锁。四是「不需要带头者,黄之锋周永康被抓走时群众没有退。五是「不搭台子,不举旗,没宣传车,消耗资源少。」他接着说,这种去中心化的,会复发的,黏胶式的非暴力抗争,执政当局很难对付。「真能撑下去的话,香港人民还是有赢的机会。」
潘建志的观察引起网友热烈讨论,许多人借着香港占中运动同时反思太阳花学运不足之处。有网友认为,我们应该彻底省思,为什么最后318变成偶像化,「事实上如果当时改采基地组织式的运作,台湾或许会有另外一个新局。」有人称赞香港是「改良318学运升级后的2.0版」。也有人认为台湾人太柔顺,缺少冲撞体制的勇气,「抗争还要讲求礼貌丶秩序丶清洁丶乖宝宝贴纸(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