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龙泉寺金棺出土12年终解密 2层锦囊内藏23颗舍利子
山西太原龙泉寺神秘地宫2008年出土一具套有石、木、铜、银、金的「五重棺椁」,其中又以金棺最受瞩目。不过,这具金棺整整12年没有开启,替它套上一层神秘面纱。原来,金棺上一条绑着蝴蝶结的唐朝丝带,令研究人员伤透脑筋,为避免开棺时破坏千年国宝,最后,在中外科学家利用现代科技维持韧性,才让金棺内的秘密呈现在世人面前。
《新华网》报导,太原龙泉寺石函从外形、纹饰以及棺椁的放置顺序,都与陕西法门寺的佛指舍利极为相似,因此,专家们推断金棺内存放着佛舍利。借助一种类似于X光的专业透视设备,专家发现,金棺内有舍利状物体。
据了解,「五重棺椁」是由工人在太山龙泉寺挖掘消防蓄水池时,在地宫中发现。考古人员挖掘后确认,这座神秘地宫是一处佛塔遗址,仅残留塔基,塔基中下方是用砂石砌筑的六边形地宫,里面装着一个由石函、木椁、铜椁、银椁、金棺层层相套的宝函,为典型的唐代佛舍利瘗(埋)形制。
不过,金棺出土时,考古专家建议,「其他地方出土的金棺,要么没有丝绸包裹,要么丝绸已经腐烂,保存完好的唐朝的丝带缠绕金棺,还是第一次发现。」金棺上的千年丝带在岁月摧残下已不经一碰,成为开启金棺的最大难题。
▲山西太原龙泉寺。(图/CFP)
对此,大陆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利用科技增强丝带的韧性和弹性,从金棺较小的一边,将丝带整体脱下来,专家表示,「距今1300多年的唐代丝带,材质非常酥脆,一动就碎了,增加丝带的弹性后,便可在保持色泽、蝴蝶结原形态的情况下,把缠绕金棺的丝带取下来。」
谜底揭晓后,山西省太原市太山博物馆于2020年底正式将石函、木椁的鎏金铜饰、铜椁、银椁、金棺对外展出,解开外界对于「金棺」出土后12年未开棺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