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北上广 疫后变成伪命题
2019年5月2日,游客在上海外滩亲水平台上,与浦江两岸美景合影留念。(中新社)
广州市提升城市绿化景观品质,打造生态广州新名片。图为广州塔。(新华社)
一场新冠疫情让年轻人的想法变得不一样了。过去北漂青年想逃离北上广深,但是疫情的发生却让「逃离北上广深」议题再度浮上台面,成为讨论的焦点。年轻人的想法变了,留或不留不再是两选一,事实上考虑的因素变多,有人离开不是因为压力,有人换城市可能想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 或许逃离北上广深只是伪命题。
根据陆媒报导,离开北上广深,还是继续留下?如今在疫情之下,「逃离北上广」这个老话题又重新燃起大众讨论的热情。而引发当下讨论的特殊背景是无法忽视的疫情。事实上,面对疫情的压力,许多公司选择压缩成本渡过难关,一些行业整体处境艰难,为部分职场人带来生存上的压力。在新的变量作用下,部分人选择离开,话题随之发酵。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这场疫情改变了什么?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改变,根据年轻人的反映,疫情并未改变他们对北上广深的态度,无论离开还是留下,疫情只是放大了先前的考虑或者倾向,并非决定因素。
很多时候,在大城市工作常常被描述成为理想拼搏,离开是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太大,是妥协,去小城市或者回老家等于选择「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如今,情况好像变得不一样。
从年轻人的反映发现,有关「北上广深」的选择不再那么简单。离开不一定是因为压力,可能是「和这座城市气质不合」;而留下的原因,也没想像中那么高大上;更重要的是,年轻人对于生活、职业的选择和考虑,被容纳进更多因素,比如互联网对社会经济差距的拉平效应。
大城工作 涌螺丝钉感
有人选择留下,也有人选择离开北上广深,但是问题是留在北上广深的工作机会就比较多,比较有发展潜力吗?曾有人留在北京4年,现在却考虑离开,并开始怀疑自己到北京的价值,是因为在大企业「螺丝钉感」越来越强。
当然也有人选择留下,原因却很简单,他是北方人,跟北京的气质相近,所以选择在北京生活,曾经动过到南方的念头,最终很难适应南方的生活步调。
这位年轻人认为:「逃离北上广,这种这么大的话题在我看来都是伪命题,在大城市工作就是为了理想拼搏?离开就是压力太大了?这种观点在我这讲不通的,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也有一个案例,有位女生曾在北京、上海与香港待过,原本还很喜欢在上海生活,可是有一天发现上海女生特别祟尚名牌,喜欢过名流的生活,让她觉得格格不入,最终选择离开,另寻一个适合自己的城市生活。
返乡发展 不见得更好
也有年轻人在异地漂泊后,最终选择从深圳回到家乡重庆奋斗,结果发现两地是不同的世界,回到家乡不见得比较好。他说:「我不知道会不会回深圳,当时离开不是因为累或者生活成本高,是没有遇到能说服我、让我全心投入的工作。」
也有人在北京上大学后,就选择离开北京,主要是交通、住宿与饮食的不习惯,只好回到家乡找工作,当个小公务员。
总之,有人选择工作都会幻想一份安稳的职业做到退休,可是生活原本充满不确定与意外,不可能一辈子平平顺顺,总有起伏不定,有人留在大城市拚斗,也有人因亲情的呼唤回到家乡,也有人则是到处漂泊,无论那一种选择,并非只是单纯想逃离北上广深,每个人决定的背后都有其复杂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