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染上「囤积症」超可怕 她逃离后…家里变样品屋

图文/镜周刊

2009年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出版《断舍离》一书,在日本卖破200万本,随后在台湾也大卖超过10万本,「减法」生活成为了新时尚。今年1月,整理专家近藤麻理惠的实境影集《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上映后,全球掀起的整理浪潮至今未歇。

台湾也有一群人实践断舍离数年之久,室内设计师Phyllis、家庭主妇Nelly分享整理心法:「价格不是价值。」「整理是为了开心。」她们表面上丢的是杂物,却也在过程中一点一滴累积为自己做决定的勇气。她们整理的,其实是人生。

47岁,室内设计师,整理经历13年。

「如果勉强推开房门,人造土石流立刻倾泻而出。」Phyllis(詹淇家)描绘她和母亲居住的旧家,最后杂物堆到胸口高度,冰箱无法打开,浴室只剩下洗手台能舀水洗澡。但家中访客始终不断,总有人来看病、问事,Phyllis无奈地形容老家是「不拜神的宫庙」。

母囤积症 离家租屋

这天,我们来到Phyllis的家。本业是室内设计师的她,用的是全白色的家具,餐桌放了干燥香花,配上4把透明餐椅,书房用玻璃隔间衣柜每个抽屉打开都异常整齐,感觉像是到了当代美术馆。但她最骄傲的是衣柜上方的紧急避难包,「你们应该没认识家中有避难包的人吧?」身在坚固的新建大楼,Phyllis却有强烈的危机意识

Phyllis的不安全感,来自于5岁时父母离异,担任国中工艺科老师的母亲带着她四处搬家,借着搬家整理物品。母亲退休后研究中医及风水,访客源源不绝,动不动就打开她房门,但母亲不准Phyllis锁门,因为房子是她付钱的,小孩子凭什么锁门?她甚至得憋尿,因为厕所随时都有人,洗澡时总会有人来敲门。她也很少用浴缸,因为母亲会跟妇产科买胎盘泡在浴缸制作中药。

直到她31岁那年,小偷从她房间破窗而入,Phyllis吓得不敢回房间,只能睡客厅。母亲的囤积症变本加厉,Phyllis的房间、书桌都被堆满杂物,窗户也被水泥封住,忍无可忍的她在窃案一个月后,去外面租房子

「搬出去满开心,我可以全权控制一个空间了。」Phyllis记得她在2004年搬进租处,没想到隔周母亲就追来,租在她隔壁,同栋同层,2人只隔一户。

隔年母亲罹患胃癌,却很乐观,一心一意相信自己会痊愈,就算无法进食,也能在病床上看着电视节目,抄下满满的食谱笔记。Phyllis为母亲租了另一间房子,鼓起勇气整理满坑满谷的杂物,再拿到母亲面前确认是否要丢。

某次整理照片时,Phyllis看到一张母亲和弟弟童年时的合照,她记得那时她在台东跟外公外婆同住。母亲坦白说,那时她只想养弟弟。「我一直整理一直哭耶,原来我是那个被丢掉的人。」如今Phyllis已能笑着说这句话了。

「我妈最后一天气切,手术前她还对我手比爱心,我就觉得…」Phyllis露出无奈的苦笑,叹了口气继续说:「我不相信耶。我不觉得她爱过我,我只是跟她相处。」2006年3月4日,母亲在加护病房过世。

同年7月,Phyllis买了人生第一间房子,也买了心爱的家具,但她发现自己有了家,「东西开始爆量,我惊觉好像要跟我妈一样了!」她去买了第一本整理书,也写书研究囤积症,揭开台湾可能有上百万个跟她有同样困扰的家庭。

物欲降低 换住小宅

「丢了会开心的先丢。」Phyllis认为,整理的重点应该是让自己开心,而不是后悔。「不要急于一时,好好跟自己和物品沟通,时间拖长也没关系。我们没有在比赛,丢一个东西,完成一件小小的事情也不错啊。」访问前日正好是母亲忌日,她开心告诉我们今早又丢了一样母亲开发的能量产品。

Phyllis需要的东西越来越少,房子也越换越小。如今她换到第6间房子,新屋正在装潢,室内空间从25坪缩到16坪。新屋带来新希望,Phyllis神采奕奕在工地拿着设计图,比画将来的模样。浴室还没装灯,她打开手机照着,干湿分离的玻璃门后面,赫然是个浴缸。问她想打掉吗?她苦笑:「为了好脱手,我忍着不拆。」还没入住,她已经打算要离开了。

Phyllis说,她跟母亲没什么美好的回忆,但她记得小时候,尽管母亲几乎不煮饭,但那时家里还没那么乱,母亲会帮她带回自助餐的便当,「买好了就放桌上,我们当场一起吃。」不隔餐、不必加热,这是母女间最接近爱的时刻了。

42岁,家庭主妇,整理经历8年。

这天,阳台的衣物干了,Nelly(施碧丽)一只手就拿完一家4口的分量,再把毛巾丢进烘衣机。她天天洗衣服,因为2个上国中的孩子在球队先生只有2件家居裤,只要他同一件裤子穿2天,就会问她为什么今天没洗衣服?以量控管,让家事就像是生产线,有固定的行程不堆积。

购物发泄 填补空虚

42岁的Nelly婚后在家中带孩子,先生在大学教书。过去的她日子过得焦头烂额,这种忽冷忽热的天气八成要忙换季。她想起过去在工厂上班表现优异,「奇怪,我以前可以管2、300人,为什么家里的人就管不好呢?」

「一个人照顾2个小孩又没有收入,觉得自己有很重的自卑感。」Nelly记得她2004年生了孩子后,空空的心往往靠购物来弥补,「开车时很放空,看着招牌就觉得自己好像缺少什么,心里想着要去买。」买的瞬间感觉很好,但偏偏生活费是固定的数字,她只好去菜市场发泄负能量,看到大特价就买,买不起贵的就买便宜的东西。那时的她告诉自己:「因为我是家庭主妇,我只买得起这个。」自暴自弃的心情,让她的碗橱堆满冲动购物的廉价品。先生劝她别买,她就想:「就是因为你不给我买,我才没办法那么完美。」

满腹怨气的家庭主妇,在2个孩子读幼稚园时失控了,「哥哥和妹妹一直在吵说要看哪部片,我当场把DVD折成两半。」当时她长期失眠,自律神经失调。后来她发现儿子有过动症,就带国小一年级的儿子去看医生,儿子吃了1、2年药,进球队之后情况改善,她自己也看了心理医生,吃了5、6年的安眠药以及抗焦虑剂,这2年才停药。受访这天,她还挂着累积多年的黑眼圈。

转机是2011年,34岁的Nelly在网路论坛看到一张网路照片,那是山下英子《断舍离》书中的抽屉,开瓶器滤网筷架厨房用品,摆得像博物馆标本。Nelly才发现,没用到的东西应该送出去,她看着衣柜里的孕妇装,总以为有天会用到,但这天始终没到来,况且款式过时了,送人也不好,假设她自己怀了第三胎也不想穿,干脆扔了。

她逐步更新碗盘,就算没有多余的钱,也下定决心买了全白的碗盘。倒是先生也没反对,她才发现是「我内心先反对我自己。」至于为了发泄而买的东西,就送给资源回收站的阿姨。

自己的东西自己决定,但别人送的东西就没那么简单了。家中有套百科全书是先生小时候的读物,后来传给儿子,当年要价超过公公一个月的薪水。Nelly烦恼到专程去山下英子的新书分享会发问,山下英子说:「就算婆婆生气了又怎么样?日子是妳自己要过。」Nelly做了最坏的打算,就算无法成为婆婆心中的好媳妇,她也要坦白说出不需要。幸好小姑的孩子开始识字,他们乐意接受这套百科,同样的东西在她家是杂物,到了别人家可能是宝物。

处理杂物 受到好评

Nelly慢慢帮物品找到出路,她自己也在越来越少的物品中,得到自己的力量。许多人因为物品原本售价高,不舍得丢,她说:「物品只要你一买回来,价钱就是归零。」价钱不等于价值。

2年前,她慢慢把家中井然有序的照片贴上脸书社团,受到许多好评,于是创立粉丝专页。先生本来不希望她经营专页,但先生的指导教授来按赞,师母和婆婆也开始整理自己的家,她默默鼓舞了其他主妇的行动。

Nelly断舍离之后,最直接的影响应该是家人了吧?但先生表示家中物品本来就少,2个孩子也说没差,妈妈还是常生气。得知儿女的想法之后,Nelly传来无奈的表情贴图,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们这才发现,整理终究不是魔法,家庭主妇的革命再轰轰烈烈,身为妈妈,妳的努力往往会被视为理所当然。

更多镜周刊报导【断舍离番外篇】 那些年,我丢掉的杂物【断舍离番外篇】人为何会囤积【断舍离实践者一】曾管300人工厂 主妇却自卑管不好家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