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Hidden Track主理人李思霆 开唱片行疗愈爱乐人
座落台北市兴安街与建国路口附近的THT隐声唱片,2017年2月开幕,两年多来已成为唱片迷、乐迷心目中必须期拜访的宝地。店内从世界音乐属性的Afrobeat、日本近年回潮的City-pop、日系融合爵士、英国的新兴爵士乐团、「最适合伴读」的Jazz-hop/Chill-hop beats,到充满实验感的迷幻作品,几乎满足各种乐迷需求。在不景气的世代,硬颈地挺过了艰难的草创期。
主理人李思霆(阿思),曾为金属乐团Ashen成员、日本乐器大厂Roland业务,也曾经是台湾独立音乐先锋场景――地下社会的员工。简单地讲,他是个疯子:不计成本地,为了自己喜欢的唱片,他可以引进连国内进口大厂都不敢引进的数量;务实地讲:尽管有着狂热的一面,但因为宝贝儿子(兼驻店公关)乐乐,他戒酒、努力地靠着曾经的人脉,维持着店内营运所需的成本,甚至不惜借贷。他曾说:「这是一间为我儿子开的店……」其实在我眼中,何止是这个家庭的未来,这也是台北,甚至整个台湾实体唱片场景的未来。
我并非信口开河。以聆听广度与深度,THT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在地风景,丝毫不亚于它的合作单位—涩谷的 Face Records。当一间唱片行拥有从吉普力动画音乐辑、荒井由实、Anderson .Paak、Jordan Rakei、FloFilz、Alfa Mist……等相对热门的流行、潮流唱片,到如本田竹广、日野皓正、Jackie Mittoo、Tony Allen、Azymuth、The Comet Is Coming ……等世界、爵士音乐,而台北以至台湾却没能挺住这样一个小小的地方,让他们连营运都紧绷,还真是吾人之罪过……。
「那我们直接开始吧!」
『那么硬!哈哈哈,不是用聊天的方式吗?』
「聊你怎么开始的啊!」
『我大概从18岁开始就一直待在相关产业工作,应该也有受我哥影响,他因为大我 6 岁,比较早接触到一些侯孝贤的电影,身边也有一群很叛逆的小朋友,他那时候也才国中而已,特别喜欢听林强的音乐。
简单来说,应该是「新台语」兴起的时候,我就开始接触卡带,至今也有30几年了,我第一张是买《火烧岛》的原声带。虽然我没有像其他小孩一样学音乐,但是到大学时期,我开始跟日本人组团,因为淡江很多外籍生,我们都很喜欢足球,除了玩团之外也常一起去踢。』
乐团、淘儿、地社
「你还记得音乐从实体走向数位化的过程是如何吗?」
『当时我去Tower(淘儿唱片)打工,那时候天母新开店,从淡水骑车到天母其实还满远的,但为了做自己想要做的事,还是骑。后来……应该没有人察觉到数位跟下载mp3这件事,会这么快就让实体整个挂掉,其实都没有人有预警。那时人们用一个叫P2P的软体,那软体也介于合法跟非法之间。一开始Tower的生意都还不错,后来突然新竹跟天母都要收了,我就被调去西淘了。刚开始没什么太大问题,但后来变成不能进货、只能跟东淘调货,以内部流通为主。
大家都没有察觉为什么,那时只想说:「为什么突然不能进货了?」我们要进的片不进、很强的片你也不进,玫瑰、大众都有,Tower居然没有!Tower一向作风就是:那年代的音乐不管多另类或多地下,反正有进就一定有人买!因为那还是习惯会买CD的年代。所以,突然变这样我们大家也觉得很奇怪,但想说只是一时,后来开始变拍卖,才察觉不对劲。
在Tower的最后一天,我记得我们几个人还满好笑的,抱着那本写有所有国外厂商的名录,一整本电话簿,全部的唱片行、所有的通路,真的是一整本,我们把它全部抱走!楼下还有一个女生同事在哭,我就想:「接下来怎么办?」然后我就说:「不然这些都放你家,有一天我们一定要开唱片行再跟你拿。」他就把一整叠电话簿全部抱回家,哈哈哈哈!』
「结果真的有去拿?」
『当然没有!(笑)结束的时候大家是这样想,我们还在猜谁最有机会去做这件事?结果是我开了!』
「但距离那时候,Tower Record撤出台湾也很久了?」
『很久很久以后了。记得大学那时候我跟日本人玩团,日本人还说很喜欢台湾、要留在台湾,继续一起玩团。之后他回去面试、大四就掰了……日本人都这样,大三就要先回去给企业面试,不管你在哪里念书,上了就是保证稳定。毕业后工作对日本人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他就掰掰、就散了。他还跟我说:「你都已经做到这程度了,一定要继续下去。」之后我再撑半年,最后也撑不下去。』
「后来你就去地社工作了?」
『对,大概中间这一段学生时期,我们常跑去地社喝酒,喝一喝就想:「啊接下来没有工作、没有钱怎么办?」那时候爱喝酒,就拿着一瓶台啤问店长:「请问你们这里有缺人吗?」他就叫我资料写一写,写完之后问我:「那你明天可不可以来上班?」我想说:「这样就是上了是不是?」(笑)
我就开始上班,从此之后几乎没去过学校……睡地社最多次应该就是我!在地社几乎都从晚上喝到天亮,走上楼梯时都已经白天了,吃个炒饭又要继续开门,因为都是我负责开关门,那段时间几乎都住在地社。』
「你在地社工作多久呀?」
『很久,我在那边前前后后有10年,因为我退伍之后还有去,已经不是为了工作或是好玩,因为白天还有工作,晚上只是去玩而已!
因为我的工作是打灯,那时候的PA灯操作我已经全部都会了,只要听到熟歌,就可以猜下一步他们要做什么,打灯就可以打得很好、很准。打灯打得好不好还是差很多,所以很多国外乐手都带自己的灯光师。那时期我负责打灯,然后下班就现领薪水请大家喝酒,不管认不认识,大家朋友都玩在一块儿。那段日子,我除了在地社,有时候也去别间酒吧放歌,我拿Tower的遣散费去买了一组当时很厉害的DJ器材。』
「你是买数位的吗?还是?」
『那时候当然是数位,Denon DN-2500F,CD 的,是 rack(机架式)。一定要用遣散费买,因为那太贵了,领到钱就直接冲,也算是开启另外一个领域。』
我行我素的超强业务
「所以从地社那时期,白天就有工作了?」
『我白天的工作其实也是做乐器相关,是日本公司Roland。他们是当时做电音、Hip-hop的龙头,取样机到现在还是很多人在用,因为在那儿上班,几乎所有的器材我都会一点。反正那段时间,我白天是在Roland,晚上可能在地社或是去放歌,还有自己的团(Ashen)要巡回,我几乎一直在做相关的事。』
那时候我一直计划在日本开一家音乐相关的店,还没有很明确的蓝图。虽然它(指 Roland)也跟音乐有关,但毕竟是日本公司,压力其实满大。我一个月在台湾要卖几百万的乐器,但是我可以,几乎是十天就做完。』
「在日本公司工作人的经验,对你现在开唱片行、做生意有影响吗?」
『因为我们资讯是直接来自日本,所以我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日本会去调查他们要针对几岁到几岁的客群、市场还能不能扩大,他们要的不是「已经学音乐的人」,而是「有多少潜在客户」。我觉得这部份还算满有帮助,业务本身就是出去战斗嘛!
以前台湾的乐器市场都被大间的乐器行把持,比如说:阿通伯合成器、吉他就是金蚂蚁……。不过我那时候其实颠覆了所有现行的做法,就是讲话超直接、超诚实!我个性算蛮敢冲的吧!有人说没人能兼顾南部市场,因为我调皮,想说反正冲完业绩也没事,加上业绩奖金其实很高,我的开销又不大,不如就试试看。我喜欢十天内把业绩做完,接着二十天没人找得到我,我想干嘛就干嘛。
不过,离开这间公司的决定也很突然,因为那时经济不景气,公司上下呈现一股对事情毫不关心的气氛,于是我便决定离开。』
决定开店,从头开始
「离开原本的工作后,就直接开了THT吗?」
『其实很多事情都很巧。我确定要离职的那一天,其实有点不安,因为孩子还小,那时薪水稳定,可以照顾老婆小孩,坦白讲我也会怕……。最后一天进公司,同一天这里(唱片行空间)也刚好要签约,房东要我当天做决定,于是我摩托车骑了就直接来签约。』
「你一开始就决定要卖这些东西吗?」
『嗯……一开始的雏型坦白说没有那么完整,因为这一切都是试出来的。一开始我对咖啡完全不懂,那时候天真到,我跟我老婆跑去Costco看一台五千块的咖啡机,当下就想说:「对,就是这个!」真的什么都不懂。幸好有一些玩乐团的朋友,原来都有研究咖啡,像天语公社(现天语乐轩)的陈泓宇,包含我们现在烘豆师也是个鼓手,满妙的!我到后来才发现有那么多要学,我们都不知道!最后我们买了一台八万多块的咖啡机,而且单口而已,双口大概就是二十万,于是,我便从头开始学咖啡。』
「还有什么是你开了店才碰到的东西?」
『资金吧?一开始我赔到快崩溃,赔了一年才开始转亏为盈,结果现在成了这条路上开最久的咖啡厅。就像学听音响一样,只能靠耳朵一曲一曲听才知道,自己去学、去听才算。』
「是什么让你决定这间唱片行要玩黑胶唱片?」
『其实一开始我是在网路上卖CD,但可能是实体音乐式微吧?有天突然CD都进不太到货了,反而是黑胶屹立不摇,我就开始进黑胶了。我发现CD会以解析度为主,但黑胶真的没有一个定论,用不同角度切入听黑胶会得到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独到:心与器
「可以分享一下你听唱片的方式吗?」
『目前业界有满多种不同的聆听者,有的人听到音乐就直接看到影像,有的人可以还原整首曲子的原型,比如说:听古典的,他可以还原音场,甚至指挥是谁、空间环境多大、是几人编制、哪个厅、在哪个国家……每个人有不同的能力。我是属于音感很好、感染力很强,可以让听黑胶的人陪着我听手机,听到他没听到的东西,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也许是因为乐手出身吗?」
『对,我会从不一样的角度对待音乐。有趣的是,我会依照播放音乐的机器特性去选音乐,后来我会去更动设备,变成是「这台设备在帮你选唱片」,这很难解释,就是跟着当下的感觉,去挑选在这台设备上播放起来的声音。』
「你是不是为了音乐这行,什么事愿意做?」
『当然!我还帮教会写过案子,教会需要音响系统跟乐器,整个几百万系统都是我写的,没办法的事!求生、求生。』
后续的目标
「你怎么看在THT举办的演出?也会有乐手来谈在这边表演吗?」
『DJ 或是小活动都有……以前都是我自己办,但后来太累了!我光进片都没时间了!』
「所以是因为累,不是因为场地的问题吗?」
『场地也是一个问题,因为场地小很难办,办活动前后的细节跟联络,没办过的人无法想像。之前西原健一郎来的时候,他们还没想到我会想这么细,我连逃生都想好了!你把人家带来就要把人家安全送回去,当天一百多个人,里里外外都塞满,谁知道会出什么事?
联络的过程其实很花精神,现在慢慢在唱片这行稳定了,有人找上我们就看着办,或是要、或是不要。但我已经不做主办,因为我一个人要进唱片、当小编、联络 artists,我疯了吗?除非我们周年或是跨年,带着来玩的心态我们才会办。』
「你觉得台湾还缺些什么,让你还想再引进的?有什么台湾没有,让你想为更多潜在客群,去把规模扩大的东西?」
『我还真没有想把它变大的意思!(笑)其实第一、二年之后,就有人说要投资,全部都被我否决掉。我的店会选在这里,就是因为所有的比重都必须很精准:如果我开在很热闹的地方,就要一直做咖啡,没有时间静下来挑片或者跟客人聊天,那我何不直接开咖啡厅就好?那不是我想要的。』
「那以店里而言,你觉得目前还缺些什么?」
『想让空间更完整、更舒服,但现阶段做不到,所以我只好去弄网站,当我发现网站其实同时是一个资料库的时候,我也是发疯似地一直建置。我觉得每间唱片行有它专精的领域,所以我也没有心力再去吃到全部的客群,因为这也不是我希望的。可以再大一点,但指的不是营业或是规模,而是更舒服的翻片环境和空间。』
「所以你也没有在管台湾现在流行什么、或在听什么,也没有想要改变现有的流行?」
『我改变不了啊!说实话我也没在care现在流行什么,所以我也不知道要怎么改变,我觉得音乐有它自然的脉络。』
「好,最后!有想特别推荐哪些唱片吗?」
『全部推!』
「好算了,我帮你推好了……哈哈哈!」
后记:
玩乐团出身的朋友,他们通常很直接,如果聊得来就会与你漫天「干话」一番。阿思对我而言就是这类人,只要聊的是音乐,他便有讲不完的话。况且,他还曾经是个超级业务――最擅长与人闲聊的工作。在专访后,陆续又去了几次THT,每每遇见笔者数年前于唱片行工作所认识的老友。果然,世界不大,志同道合的人们总是有缘相聚、无话不提。
另一件事亦与人际之间的连结、缘份有关。访问当时我们来不及问阿思,THT与Face Records的合作关系。他后来补充:其实是因为开店后认识了一群在国外工作的客人,又因此结识了在Face Records工作的台湾朋友。此后,THT得以与三创黑胶合作,引进Face Records的珍稀二手盘与日版唱片,丰富店内的馆藏内容。
每次推开门看到他们一家三口,都觉得有些松口气,幸好我们还有这样的一间店、还有这些朝着自己理想前进的人。通常,乐乐会随我上楼,招呼并协助点餐,然后便回到楼下忙他的卡通与游戏。闲暇之余,这位业务也不时上楼来关心近况。坐在二楼后方深处沙发,放空地看着上方透明天窗路过的猫、眼前的唱片,看着小业务跟着客人忙进忙出,THT真是对爱乐人最大的疗愈。
THT馆藏黑胶唱片推荐
Flofilz《Cenário》
德国Jazz-Hop Beat Maker,Flofilz 2019 年最新Beat Tape。忠于Hip-Hop原味的驰放节奏、大量爵士取样:浑厚的鼓声与贝斯低频;萨克斯风与颤音琴、提琴的温暖中频;各频率间游走的钢琴,特别是其高频柔软而不尖锐。这一切,让它在一片「Lo-Fi」低传真声响中脱颖而出。让老Hip-Hop迷们联想起Pete Rock经典的《Petestrumentals》系列。
Khruangbin《The Universe Smiles Upon You》
德州Psychedelic乐队,号称受到泰国的老摇滚影响,也就是冷战时因为美军基地、军官俱乐部而席卷东南亚的冲浪摇滚Tone。因此,这团可说是「美国的二手美国乐队」。团名直接使用泰文的「飞机」,音乐也充满着慵懒的岛国夏日气息,很难联想到他们的出身。发行厂牌为制作《Late Night Tales》系列混音带的名厂Night Time Story,与他们的曲风可谓相得益彰。
Khalab《Black Noise 2084》
有人说Khalab的作品为Afro-Electro,英国人则认为他的音乐可被放置于「Left Field」,也就是以制作为导向的音乐类型。这位本名为Raffaele Costantino的义大利 DJ,原是电台主持,而后成为驻场DJ、制作人。他的作品以Techno、Electro等电子鼓组音色,打出非洲的非典型四拍大鼓(4-on-the-floor)节奏,加上犹如巫者的低语,为电子舞曲带来革新的实验感。
编辑 / 采访:陈涵
延伸阅读:
化妆包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护唇膏,美妆控的必备日常|古早美猎奇图鉴|从皇帝赏赐的口脂,看口红撩男发展史
时尚历史课:优雅持续74年,你不得不知道的CELINE
【本文由 Wazaiii.com 提供《ET FASHION》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