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化自信! 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命名「墨子号」
▲中国将发射世界第一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图/翻摄自中国军视网)
根据中央电视台报导,8月下旬中国首颗量子卫星即将升空,前置工作目前已经大致完成。这颗卫星被当局命名「墨子号」,卫星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潘健伟表示,墨子最早提出光是直线进行的说法,他设计小孔成像实验奠定光学基础,卫星通过以中国科学家命名的方式,除了向先人致敬还能提升文化的自信心。
「墨子号」构造呈现立方体,长1.7米重640公斤,内部分成上下两层,下层是卫星的常规装置,上层则是和实验相关的核心配备。这些配备主要用来参与卫星实验,负责收集资料回传地面进行与量子相关的实验。
7月初,卫星运抵酒泉发射中心,先是进行为期20多天的技术区测试与检查工作,包括光学性能、电性能以及安装精度的相关检验,并将供电的太阳能阵帆板进行安装,等到全部的配备安装完毕,进行一次发射状态前的全面性检查,接下来的几天,配合发射场地和运载以及监控系统,陆续完成4次总测试。
▲「墨子号」的前置工作已经大致完成。(图/翻摄中国军视网)
作为中国首发,同时也是世界第一颗量子卫星,「墨子号」的科技含量与精密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在卫星乘载的安全性,大幅获得提升。到目前为止,卫星的各项指标皆达到设计要求,工作状态也处在正常的状态,在技术区的测试,包括装载于火箭以及塔架上的测试,成果皆表现优异。
尽管测试阶段近乎理想,但实际成果还得等到月底才能揭晓,届时全中国乃至全人类都将拭目以待,见证「墨子上太空」是否能如当年的「阿姆斯壮上月球」,替人类文明迈进新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