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禁药与禁药斗法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阿姆斯壮掀起的禁药风暴难以想像。(图/资料照/达志影像/美联社)
运动赛事对选手的药检机制越来越严格,但总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现象,追求成绩利益为前提情况下,两方永远在斗法。
台北凯撒饭店举行的「奥林匹克2020改革议题及未来发展研讨会」今日进行禁药相关的专题演讲,演讲人陈伯仪也指出,「只有很难验,没有验不到」,呼吁选手勿轻易犯险。
被拔掉环法冠军头衔的车手阿姆斯壮(Lance Armstrong)也曾说,只要违规用药,就没有验不出来的状况,资深国际禁药管制官及目前国内唯一担任世界反禁药组织外展计划教育讲师的陈伯仪指出,国际知名的「港湾事件」暴发时,以当时的药检技术的确有验不出来的风险。
港湾事件起自西班牙,医师福安德斯(Eufemiano Fuentes)被查获以输血方式替选手注入红血球生成素,警方在他家中还起出生长激素、类固醇等禁药,并有200多名职业车手有用耀嫌疑,2006年警方这次逮捕程序被称为「港湾行动」。
陈伯仪提到,当时选手的检体要进行检测,需要经过加热,而药物在加热的过程中会挥发,但现今检测不需经此程序,「现在检验的难度是在于检测的时间点,还有代谢时间,但只要用药都验得到。」
而目前红血球生成素,已经方便到选手可以自行注射,只要图钉般大小的针头,自行从皮下注射即可,陈伯仪透露,过去参与检测时,有选手被查到是从脚趾头注射,再怎么隐密行事,只要一验都无所遁形。
也因阿姆斯壮的缘故,WADA(世界反禁药组织)也在2015年制定新的「WADA CODE」,也翻新不少检测规范,任何大型赛会药检都需照新规办理。
陈伯仪指出,WADA原本在禁药宣导原本以「Player True」为宗旨,现在也加入「Coach True」,因为调查发现,选手用药的来源,有极高的比例都来自教练指使,因此宣导的对象改为教练居多,「教练有时与选手的关系比家人还亲密,教练的一句话胜过我们宣导人员的千言万语。」
▲禁药议题主讲人陈伯仪。(图/记者洪侦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