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回甘 古早味飲料──冬瓜茶、菊花茶

【图/文.台湾光华杂志】

台湾的手摇饮扬名国际,珍珠奶茶更是来台必尝,然而饮料不只解渴,更能补身、滋养,抚慰心灵。台湾人对饮料的依赖,早在手摇饮风靡前就已存在,古早味的饮料,如冬瓜茶、菊花茶等,至今仍深受喜爱,甚至成了手摇饮店的热销产品。一同来探究台湾的饮料文化,以及守护传统饮料的职人精神。

「首先试试夏天不添加任何东西的饮料水吧。许多人会将砂糖水倒入大型玻璃容器中,再加入冰块和其他配料,使其看起来既清凉又显眼,而且一眼就能辨识,然后将其倒入长形啤酒杯中出售……」这是日治时期刊物《民俗台湾》里,作家新田淳撰写的〈街头的饮物〉,生动地介绍了杨桃冰、菊花茶、仙草、爱玉、杏仁露等饮料的滋味,还有现代人少知的地骨露。新田淳用文字描摹了日治时期的常民生活样态,让人不禁想像起,彼时人们在街边小摊啜饮的模样。

长期研究本土饮食文化的曾品沧认为,市街上的饮料摊,是台湾重要的生活形象。

饮料是日常必需

从清代、日治的凉水摊,风靡1970年代的茶艺馆,到当代街头林立的手摇饮店,人手一杯消暑解渴。不论什么时代,饮料总是常伴生活左右,到底饮料之于台湾人是什么样的存在?

深谙台湾饮食文化的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品沧解释,台湾早期以劳动力工作为主,再加上天气炎热,使得人们对于饮料的需求强烈,仰赖饮品来补充水分与热量。而早期先民来台拓垦时,生活环境不良,充斥着瘴疠之气,水中含有病原体,容易生病。因而养成台湾人不喜生食的习惯,认为吃进肚子里的东西都应煮过,水也不例外。

然而,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加上其他食材,而具有特别的气味或功效。例如加了黄花蜜菜、咸丰草等青草配方,熬煮成青草茶,或是把大麦焙炒,加水煮滚就成了麦仔茶。水不再只是水,可以生津止渴、消暑解热,甚至中和胃酸、消胀气等。

「当水被煮过,就不再称为『tsuí』(台语:水)而是变成了『tê』(台语:茶)。」曾品沧解答了为什么台湾有许多饮料,明明不是茶叶冲泡的茶汤,却名之为茶。

曾品沧表示,人们除了自制饮料,也会上街市贩卖饮料的凉水摊消费,这些清代就开始风行的凉水摊,贩卖的可能是爱玉、粉圆汤等,不仅能带来消暑的凉意,更能从饮料中获得饱足感,尤其让劳动工作者甚为依赖,「这种市街上的饮料摊,是台湾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生活形象。」

林科烈(左2)守着祖传的冬瓜工厂与冬瓜茶的味道,手把手地传承给女儿林昱伦(左1)及孙子林于舜(右2)。

传承百年甜蜜滋味

日治时期活跃于文坛的医生吴新荣,就曾在日记中写下儿子要去远足,所以用水壶装冬瓜茶;战后的刊物《台湾风物》,也写了篇〈艋舺零食谱〉,里头介绍了绿豆汤、冬瓜茶、润饼、肉粽等各种市井美味。透过这些过去的文字,让人得以窥探那些时代的饮食生活。

而作家杨双子以日治时代为背景的小说《台湾漫游录》,也充实了对过去年代食物的想像,像是第六章的冬瓜茶,便是杨双子以冬瓜茶的甜蜜滋味,象征两个主角的关系真的变好了。

为一探冬瓜茶如何从冬瓜变成茶,我们来到台南的义丰冬瓜工厂。创立自1912年,已有逾百年历史,现由第四代的林科烈掌杓。听林科烈说起义丰早期的景况,厂内三个木桶里分别煮着冰糖、冬瓜糖、冬瓜露,每项都有专门的技术,连锅子都必须严格区别,否则会影响成品色泽。然而,人工绑线、等待自然结晶的手工冰糖,已有机器做的冰糖替代;而过去订婚仪式必备的冬瓜糖,现也淡出婚嫁仪式;唯独冬瓜茶这项传统饮料,仍在国人的生活中历久弥新。

不论是居家将冬瓜茶砖加水煮成冬瓜茶饮用,又或如手摇饮店加柠檬、红茶、鲜奶、珍珠等各种变化,带有清甜瓜果香气的冬瓜茶,在饮料中与其他食材搭配,极其相衬却又不会过度抢戏,让传统饮料在当代有了更多样的喝法。

造就冬瓜茶的满室馨香

不同于市售冬瓜茶砖里添加冬瓜香料,义丰冬瓜块的原料,就是冬瓜、砂糖、水,要如何把单纯的原料煮出香气,就仰赖师傅的技术。坚持传统古法制作,义丰用的是桧木和铣铁做的大木桶。将榨好的冬瓜汁、精制特砂,加入木桶里小火熬煮,期间须拿着长杓不断地搅拌至糖粒融化,锅缘的凹陷即是被长柄经年摩擦的岁月痕迹。熬制一锅冬瓜露大约需两小时,林科烈就像是照顾小孩般,守在锅边不时搅动,防止烧焦,并留意糖液的稠度变化,适时调整火候和熬煮时间。

冬瓜露的制作看似简单,然每一个步骤都是技术与经验的累积。以原料来说,义丰坚持选用台湾产的冬瓜,一条都是30台斤以上,林科烈说,大颗的内囊比较厚,肉厚煮起来才有冬瓜味。要将硕大的冬瓜手工削皮、切块,旁人以为这粗重活只得男生做,但,林科烈的女儿林昱伦跟着父亲一同煮冬瓜也已有14个年头,巾帼不让须眉,每个步骤都难不倒她。

切好的冬瓜还得浸泡食品级石灰一天,接着清洗干净后,才可榨汁。石灰的碱性环境,能使冬瓜里的蛋白质水解成胺基酸,后续当冬瓜原汁加糖以高温熬煮,使得胺基酸与糖产生梅纳反应,造就冬瓜露醇厚迷人的特殊风味。

闻着煮冬瓜露的满室馨香,我们好奇究竟要熬到何时才能起锅?林科烈笑了笑说,要看当天的气候来判定。不同的温度、湿度都是煮糖的变因,例如冬秋之际透南风,容易反潮,这时煮糖的温度和时间就不会和干燥的夏天相同,至于如何微调,凭的就是经验了。林昱伦表示,过去是透过捏糖来判断,「捏它的软硬度,去调整要煮几度。」当糖煮到一定程度,师傅会取一盆冷水,倒入一小撮糖液,用手在水中捏塑,必须呈现如麦芽糖的状态才行。即使现在可以使用温度计测定糖浆中心温度,来协助判断,但林科烈仍坚持着传统的捏糖方法,确保煮到他心中的最佳状态。

糖浆起锅后,必须一桶桶地平均倒入模具。我们以为到此制作工序便告一段落,只消等待冷却。岂知只见大伙一人拿着一把锅铲,快速地搅动、抹平糖浆。林昱伦解释,不搅拌的话,不会结晶,它就是糖浆而已。搅动能降温,并让糖浆里的糖分子聚集而产生结晶。稍微成形后,再裁切成适当大小,待放凉后脱模,才能成为冬瓜茶砖。

不同于许多传统产业面临消失,义丰在第三代林嵩山传授给儿子们后,不断开枝散叶,现在全台都有林家子孙经营的冬瓜茶铺。而接下祖传工厂的林科烈,更是肩负传承使命,不仅日日守着锅炉,也将制作的古法手把手地教给林昱伦

与孙子林于舜。问他为什么不像其他兄弟多开些饮料店,利润比较好,林科烈腼腆地笑了笑说:「赚多赚少没关系,要有人传承,能顾好顾客就好。」守着祖传的工厂,顾好品质,就已足够。

五秴复刻自第一代老菊花就有的六角柜,上层摆着五种中药材,展现菊花茶的真材实料。

职人颠覆汉方茶饮

同样守着传统饮料滋味的,还有基隆的五秴菊花茶。

这家只卖单一品项菊花茶的凉饮铺,甜度、冰块固定,不可调整,在手摇饮店盛行客制化的当代,显得独树一格。炎炎夏日,喝上一杯菊花茶,入口的花香,尾韵的甘甜,冰镇沁凉又顺喉,一入口就让人暑气全消。市面上的菊花茶,一般多添加枸杞或是决明子,五秴却是以杭菊、枸杞、人参须、桂枝、麦门冬共五种中药材熬制,算是十分罕见。

虽然是以中药材熬煮,五秴菊花茶并没有中药刻板印象的苦涩,药材以冰糖和甘草堆叠出甜味,反倒有种清甜温润的味道。这一味,已在基隆风行近80年,是许多在地人从小喝到大,再带自己孩子来喝的好味道。

五秴经营者曾以禾表示,这款以五种中药材熬制的菊花茶,最早是来自福州、人称老菊花的师傅,1945年在基隆安乐市场口摆摊起家,而后将生意传给姨丈。后来姨丈打算退休、家中孩子也无意接棒,便询问了曾以禾的爸爸曾锡麟的意愿。「舍不得这好喝的滋味就这么失传啊!」曾锡麟缓缓地说出他承接下配方和技术的缘由,成了在地人口中的菊花伯。

曾以禾(右)、赖怡桦(左)开设五秴,坚持只卖菊花茶,要将曾锡麟夫妻(后排左、右)传承下来的好味道,让更多人喝到。

讲究细节的菊花茶

如今,这个味道已经传承到第四代,曾以禾和妻子赖怡桦还开了店面,取名「五秴」。经常有人问曾以禾,偌大的店面为什么不增加品项,他苦笑说,光是一样菊花茶就忙不过来了。严选苗栗铜锣的杭菊,为完美呈现花韵,避免菊花熬煮产生苦味,必须以热水泡制,然后还要炒制冰糖,将冰糖煮成像麦芽糖膏的状态,才能加到其他四种药材中一同熬煮。熬制中药时,必须守在炉火边不停地搅拌,随着汤汁越来越浓稠,一个不小心,锅底就可能烧焦。曾以禾表示,这些材料都分别处理好后,重头戏才要登场。必须双手抓着包裹了菊花的大片纱网,不断地上下摇晃,让菊花汁跟中药浓缩液充分混合,才是让菊花茶好喝的关键技术。

除了后场费工的熬煮,前场的每个细节,也都有曾以禾夫妻俩的坚持。放在铁柜里的茶桶与外围间有一层保冰层,放置了冰块和粗盐,茶桶里也放了冰块,让菊花茶内冰加外冰,确保沁凉的口感。追求极致的曾以禾,甚至觉得市售冰块融的太快,索幸自制,不放过任何细节。

因为对品质的坚持,夫妻俩不敢请工读生,凡事亲力亲为,每杯菊花茶都是他们从茶桶中一瓢瓢舀装。有人建议他们比照手摇饮店使用茶桶,水龙头一开就倒出茶汤。赖怡桦解释,因为中药会沉淀,且茶桶里放了冰块,舀之前必须搅拌,且不时都要测量糖度、冰度,才能确保品质一致,「菊花茶的糖度很低,稍微跑掉0.1、0.2就差很多了。」

少说十小时的熬煮工序,还有后头贩售时的种种坚持,曾以禾一脸憨厚笑着说,所以真的没有办法再卖其他品项了。「那我们就把一件事情做到专精,专心顾好这个味道。」赖怡桦补充说道。

五秴落脚在基隆海洋广场附近,常有国际旅客光顾,要用菊花茶的花韵与甘甜,颠覆人们对汉方茶饮的想像。

凉水摊里的人情交陪

曾锡麟纵使已经退休,交棒给儿子们,但说起在市场摆摊的往日时光,眼中还是闪着怀念的光芒。许多附近住户都是想到就会来喝上一杯,有些人甚至骑着车停在摊位前,没几分钟咕噜咕噜就把一杯菊花茶灌完,几小时后口渴了,就再来喝一杯,宛如得来速的免下车服务。有些时候,客人会来找曾锡麟聊天,常常一聊就是一小时,聊到忘我,彼此都忘记有没有付钱。

从在父亲市场摊位帮忙,到开设自己的店面,赖怡桦说,他们珍惜那种与顾客互动的人情味,所以在店面设置了座位,许多熟客会坐在吧台旁跟她聊天。而店外的座位,因为邻近基隆海洋广场,视线开阔,还能看到船只进出,「view很好呢!」

选择在素有基隆咖啡街的孝一路开店,看上邮轮带来的游客,五秴的菊花茶,很多人都是一喝就爱上,「许多日韩、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印尼来的旅客都会喝,接受度蛮高的啦!」曾以禾笑说,甚至还有来自日本的汉医师,喝了五秴以中药熬制的菊花茶,主动在IG分享推荐。

下一次来到台湾,除了珍珠奶茶,也别忘了品尝用台湾在地食材熬煮的古早味饮料。

台湾润饼里包的材料,展现各地食物的特色与家族传承的口味。 (林格立摄,萧郢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