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负荷!阿卡贝拉乐团崛起与殒落...背后推手揭心酸事
▲6名团员对「阿卡贝拉」都有各自不同的想像。(图/寻人启事人声乐团提供)
记者丁维瑀/采访报导
自从电影《歌喉赞》在台上映后,越来越多人开始对「阿卡贝拉」感兴趣。放眼台湾的阿卡贝拉乐团,就像小草冒出头般,鲜嫩的同时,也需要持续的呵护。刚冒出嫩芽的「寻人启事人声乐团」今(26)日举行演唱会,台上亮丽的表演背后,有2位持续为音乐灌溉的重要推手。
有着「寻人之母」之称的刘静谕老师,可以说是没有她,就没有寻人。师范大学音乐系声乐硕士的刘静谕说,教音乐最开心的地方就是「我不知道你是第几名」,所有来唱歌的学生都一视同仁,在她眼中,只看见才华、活泼、创意。
最初遇见阿卡贝拉,其实是有天在学校收到DEMO带,刚按下播放键,立刻被有人声打击(Vocal Percussion)的「现代阿卡贝拉」吸引,觉得这非常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之后,带着大阵仗的 60 位学生一起去听音乐会,果真学生都爱上,还因此促使其中一位想要成立阿卡贝拉乐团,现在他是「问乐团」 的团长-蔡子雍。
▲团员又称刘静谕老师(右前)为「刘妈」,感情要好。(图/寻人启事人声乐团提供)
谈起拿下美国 Voice Jam A cappella Festival 第一名的寻人启事,在2014 年 6 月于万芳高中合唱团相识后成立。在刘静谕的牵引下,组成现在 6 人的人声乐团,其中女高音 DoDo、次女高音 ReRe 还是自己的女儿,「在组任何一团时,都很单纯,每次其实都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而她相信每个经验都会是很棒的历练。
虽然在刘静谕的训练下,每个团看起来都颇有成果,但她其实也有不为人知的辛酸,常常因为部分家长的反对而伤心,像是认为「玩」社团会耽搁到课业,「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妈,所以能理解这种想法」,不过在她的教育中,依旧坚持要认真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大家都觉得,开口就会唱歌,事实上,唱歌要唱得好得花非常多时间。」
刘静谕形容,「硕果仅存的阿卡贝拉团」其实都很了不起,背后一定有非常多故事。该怎么在冲突中合作?是很大的课题。所以有很多团崛起,也接着殒落,跟合唱团比较不一样的是,只要有人意见不合,阿卡贝拉很容易就散团。
采访当天,万芳高中阿卡贝拉社的社长施晓蓁也分享,社团经营其实很不容易,尤其招不太到男生,会让表演声音不平衡,男生就得比较辛苦,一连唱好几首。
▲社团成果发表会。(图/万芳高中阿卡贝拉社提供)
为了要走得长久,做任何的音乐,刘静谕更不选择「耍花招」,坚持要把基本功练得扎实,「音乐不是只有酷炫,我自己在教学,都要有一定的优雅跟美感」。在带领寻人启事时,刘静谕也会提供自己的建议,如果学生感受到,自然会跟着改变,而且在来一往的过程中,其实她自己也在接收学生「流行的美感」;每个年代的孩子,都有不一样的地方值得学习。
阿卡贝拉在台湾起步,那么,会有走入「大众」的那一天吗?刘静谕认为,其实还是有限,现阶段要成为主流,仍需要一点时间。「寻人启事要知道,他们绝对不是终点,有可能只是起点,但总要有人去做这件事,它才有走到主流的可能。」
尤其开一场阿卡贝拉演唱会,更是从头到尾不能休息,声音也像「抽取式卫生纸」容易耗费,再加上音响费用昂贵,都是大不易的地方。
然而,阿卡贝拉对刘静谕来说,依旧有它独特的地方,而且阿卡贝拉既可以流行、也可以创作。女高音DODO在作曲时常问她,为什么要分乐团或者是人声呢?她认为,「能感动人,就是好的音乐。」刘静谕笑说,将来的路,希望大家都把寻人启事看作乐团,只是他们的「乐器」比较特别,带有另一种美感。
寻人启事拿下 2016 美国 Voice Jam A cappella Festival 第一名,当时就住在Vocal Asia中华畅声亚洲音乐协会理事长陈凤文家中。陈凤文看着寻人启事的成长,一起开心、掉泪、吵架,「没有一个团没有困难,没有一个团没有惊喜。」
从小就热爱合唱的陈凤文,在2015年注意到台湾的阿卡贝拉团,但是看见他们唱歌都没什么收入,秉着「小草需要呵护」的精神,甚至还出钱帮忙,「声音这么好,如果就消失了太可惜了。」
最初听见阿卡贝拉,陈凤文立刻就觉得这个好炫,每个人拿着麦克风都是明星,声音既出色又丰富,应该是未来年轻人会喜欢的,「我们台湾应该要有」。因此2011 年开始,陈凤文成立 Vocal Asia 中华畅声亚洲音乐协会,积极推广无伴奏人声演唱「阿卡贝拉」。
▲陈凤文理事长很愿意支持爱唱歌的年轻人。(图/Vocal Asia提供)
跟其他的音乐类型相比,阿卡贝拉似乎还没有走入相当成熟的环境中。对此,陈凤文认为,「艺术没有一个10 年、20 年去累积,是不可能有人知道的」,看见寻人启事才刚起步,陈凤文说还要再继续支持,「每年都给他们掌声,每年都比去年还更好。」
音乐路上要有伙伴,陈凤文还找来神秘失控人声乐团团长陈午明,担任中华畅声亚洲音乐协会的执行长,决心把阿卡贝拉推向全世界。陈凤文形容,陈午明对阿卡贝拉有胸襟跟热情,当时他把团都找来,教团员怎么去跟政府申请补助,「我听到这件事,就知道他是大哥哥,值得我找来。」没想到阿卡贝拉越来越茁壮,两人一做就停不下来,算是「甜蜜的负荷」。
回忆过去在大陆办的第一场阿卡贝拉活动,大家在迎新当晚讲一讲就哭了,「因为都练得很辛苦,而且没人相信这个(阿卡贝拉)是好东西」,每个人借着音乐相聚,突然觉得好像找到了一个家。
「我们唱合唱的,感情特别好」,陈凤文解释,因为在唱的时候,必须听着隔壁的声音,每个人都必须与他人契合,「合唱的美,是台下没有人听没关系。台上唱完,他自己会感动到掉眼泪,他是真的在这首歌里面。」套用在阿卡贝拉也是同样的道理。
▲寻人启事人声乐团拿下2016美国Voice Jam A cappella Festival第一名。(图/Vocal Asia提供)
以前陈凤文上班一天后已经累坏,但是由于责任在身,又不得不去唱歌,没想到唱完回家,居然会感觉自己变成「全新的人」。对陈凤文来说,唱歌就是把不好的气排出去,为生命增加满足感,什么坏事也就不想做了。
尤其陈凤文还观察到先前生命线缺义工的事情,有人受不了沮丧的情绪,跑到社区大吼大叫,她希望每个人都能来唱歌、交朋友,「阿卡贝拉又更精致,每个声部都是主角。」用音乐净化人心,有时,也不是为了唱歌,只是为了人与人之间最单纯的相聚。
▼寻人启事喜欢尝试各种不同的歌曲路线。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删除请见谅。
成立于 2013 年 9 月,继承万芳高中合唱团的传统,强调和声、和谐与团队合作。阿卡贝拉不用人和乐器伴奏,以纯人声的方式充分展现音乐的美感和张力,透过麦克风呈现不同于传统合唱的听觉效果。
►中华畅声亚洲音乐协会(Vocal Asia)小档案
成立于 2010 年,以台湾为基地,整合日本、韩国、港澳、新加坡及东南亚,以及中国大陆等地区的阿卡贝拉团体、歌手、创作者以及音乐、表演、资讯与知识,期望发挥综效至阿卡贝拉艺术推广、教育、市场发展乃至于慈善事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