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揭密》登上世界第一之后 大陆高速磁浮列车能做什么?
最新完成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是由中国中车承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显示中国已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图/新华社)
号称以「贴地飞行」的时速600公里速度设计的高速磁悬浮列车最近在青岛下线,经过测试后有可能打破目前由日本保持的时速603公里的世界纪录。这是中国在磁浮技术上的重大成就,在与西方的科技竞赛上有深远的意义。只不过,以中国的营运经验与交通运输结构来看,许多人想像能搭乘磁浮列车以接近飞行的速度驰骋在神州大地上,恐怕还有相当长时间,甚至可预见的未来都很难实现。
磁浮技术最早是1922年由德国人发明并获得专利,此后其他国家跟进研究,包括美、英、日、加、俄、中等国。其中几个国家都建造了试验性的商业营运短程磁浮列车,以做为研究之用。到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间,大部份国家陆续放弃继续投入资金,原因是大量的研发与建造成本看不到未来商业运转的经济成效。只有日本与德国对此还有雄心壮志,最后中国也加入战局,但过程都相当坎坷。
时速600公里速度设计的高速磁悬浮列车最近在青岛下线,在测试时有可能打破目前由日本保持的时速603公里的世界纪录。(图/新华社)
德国曾于2000、2003、2008年共3次提出建造商用磁浮列车路线规划,但计划最后都未能成案。其间还曾在2006年9月22日发生磁浮试验线列车脱轨事故,造成了25人死亡、4人重伤的惨剧,对公众观感影响巨大。虽然最近受中国磁浮列车的刺激,国会选举期间又有政党提出建造磁浮列车计划,但恐怕只是用来来吸引选票,很难实际成案。
日本对于磁浮技术也是非常积极的国家,从1962年开始研究常导型磁悬浮列车,1970年代又开创超导高速磁浮技术,把磁浮列车速度由时速400公里推到500公里以上,目前磁浮列车的世界纪录则是在2015年由日本东海铁路公司创下的时速603公里。这次中国刚下线的磁浮列车设计时速600公里,很有机会在测试中打破日本人保持的纪录。
大陆新款时速600公里的磁浮列车亮相,列车内的陈设有强烈的高科技感。(图/新华社)
到目前为止,磁浮列车虽然技术进步很快,但商业营运却困难重重,世界上仍在营运的磁浮列车包括日本、韩国与中国,都还只是试验性质。而难以扩大商业运行并非资金与技术障碍,主要还是难以获利。也因此目前有提出磁浮列车路线规划的,多半属于形象工程,不然就是风险投资炒作题材用来在资本市场圈钱。
大陆的磁浮列车最早是由德国人在2002年传入,在上海建造首条最高时速431公里的试验线,此后中国自行发展出更新的技术,在北京与长沙各建造一条,其中长沙线时速只有100公里,属于中低速磁列车。这几条线都有共同点,除了试验用之外,能提高城市形象,具有观光的作用,但商业上则是年年亏损,亏损额说法很多,从数亿到几十亿人民币都有。30公里距离票价50元人民币(台币217元),贵宾座票价加倍,一般市民也只当尝新鲜或带外地观光客体验之用。
设计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下线,参观者在车厢内体验乘车感受。(图/新华社)
未来磁浮列车要进行商业营运,虽然可用大规模生产建设来降低成本,但仍要考虑到对现有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高铁排挤问题,由于是两种不同系统的运输工具,已建了高铁之后,是否值得再建一条磁浮列车,在商业上与实际运用价值上都值得仔细评估。如果路程较短,高速磁浮创造的时间效益不大,路程若长,使用者人数减少,营运收入受影响。在与现有高铁系统竞争之下,巨额亏损几乎注定的事。这也是为何其他国家发展磁浮技术数十年,从未真正让磁浮列车进行商业营运的主要原因。
大陆许多城市都在建试验性的磁浮列车,但真正商业运营的只有最早的上海磁浮列车。图为成都市时速160公里内嵌式磁浮交通系统试验线,长度仅3.6公里,属中低速磁浮列车。(图/中新社)
这几年有些地方也规划要进行商业运行试验的磁浮列车,例如合肥到芜湖线、上海到杭州的沪杭线、深圳福田线,这些路线曾数度进行不同程度的规划作业,但都半途暂停,至今都还是只闻楼梯响。特别是2020年至今各地受到疫情影响,这种花大钱搞形象的试验性工程,优先顺序被推到最后,受疫情重创的经济若未能快速复苏,要回头再投下巨资做一条肯定要赔大钱的观光列车,恐怕是相当困难。
总之,若只是为交通需要,目前积极建设中的高铁才是当务之急,即便如此,具有垄断地位的高铁也是亏损连连,官方数字是亏损4兆人民币,总负债5.57兆人民币,就像高铁当初挤压较低速的普通火车一样,再另建一条新的亏损路线来跟亏损连年的高铁竞争,更非合算之策。而唯一持续试验磁浮的功用,现在看来只会在精进技术上有作用,即便是抢下世界第一,新开发出来的技术在未来何时可以用上,目前仍完全无法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