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揭密》新研究:父母贪吃子女受害 后天习惯造成肥胖会遗传

父母如果吃得过多或不健康,就算目前尚无肥胖问题,但将来会把不良饮食习惯遗传给子女,让他们更容易出现肥胖的问题。(图/Shutterstock)

我们常常发现有肥胖问题的父母通常也会有肥胖的子女,以前都认为这种现象与遗传基因有关,或是一家人比较容易有相似的饮食与生活习惯。但是最近在国际医学期刊《细胞》发表的研究发现,有不良饮食习惯的父母在不改变DNA等遗传基因的情况下,仍然会把这些生活习惯透过遗传机制传给儿孙辈,甚至影响更多代的后代。换言之,父母如果吃得过多或不健康,就算目前尚无肥胖问题,但将来会把不良饮食习惯遗传给子女,让他们更容易出现肥胖的问题。

由索克研究所(Salk Institute)近期发表在《细胞》期刊上的论文可能会冲击一般人对后天生活习惯与遗传关联的认知,研究人员在小白鼠实验中发现,哺乳动物后天形成的一些特征(肥胖/高胆固醇)竟然可以在不改变DNA的情况下遗传给自己的儿辈孙辈,甚至往后更多代。

《细胞》医学期刊上这篇有关后天饮食习惯影响后代肥胖的论文,可能会冲击一般人对遗传学的认知。(图/CELL网页截图)

近代遗传学的进化理论发展大致有2个方向,分别是「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提出这两项假说的是19世纪法国科学家尚巴蒂.拉马克(Jean-Baptiste Lamarck)认为,这两种机制是基因变异与适应环境的过程。后来遗传学研究发现了基因与DNA,认为遗传基因决定生物特征,基因在短期内不会因环境而有改变。

但是到了1980年代出现一门被称为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的新学科,它的理论认为不改变遗传物质也能把生物体的一部份特性遗传给后代。表观遗传改变可以导致特定基因的激活,让研究对象的基因组功能改变,但不改变DNA序列。相关研究发现,一些表观遗传系统对细胞记忆能力有重要影响,当它在遗传过程产生作用时,甚至会影响演化。

国际医学期刊《细胞》出的研究发现,即便不改变DNA等遗传基因,有不良饮食习惯的父母仍然会把这些生活习惯透过遗传机制传给儿孙辈,甚至影响好几代人。(图/Shutterstock)

这种表观遗传最明显的例子是有关毒物的影响。华盛顿州立大学团队在2005年研究显示,雌性大鼠被注射过甲氧氯和长春唑啉(常见杀虫剂成分)后会导致其几乎所有的雄性后代不育,这种对生育能力的影响一直传承到了曾孙辈的雄性大鼠,但是研究人员并没有发现大鼠的DNA有改变。其他的研究人员也发现DDT、喷射引擎燃料以及很多化学药剂或杀虫剂有同样的效应,这些影响都没有改变生物体的DNA。科学家推论这种现象就是属于表观遗传机制发生的,而且能像DNA一样遗传好几代。

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科学家们还采用一种更精准的方式来验证这种遗传模式,他们对小白鼠的胚胎干细胞进行DNA甲基化编辑,用以影响小白鼠肥胖与高胆固醇的体征,发现这些标记被传承了3~6代,这被过去认为是不可能的。但是,甲基化模式如何透过生殖细胞与受精卵2次遗传标记重编后还能传给下一代,目前还不清楚,科学家推测,甲基化标记经过基因重编后还会再变回来,证明一些表观遗传改变可以被细胞记忆下来的。

表观遗传学的理论指出,在不改变DNA等遗传物质的情况下,生物体也把一部份生物后天的特征遗传给后代。(图/Shutterstock)

如果应用在人类身上,这种能跨越多代的表观遗传现象也在人类中存在。一项针对1944-1945年荷兰发生饥荒时怀孕妇女的后代所做的调查显示,受饥荒影响孕妇的后代更有可能肥胖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甚至这些饥荒幸存者的孙子孙女们出现体重过重的风险比一般人高得多。

主持这项研究的贝蒙特(Izpisúa Belmonte)教授表示,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发现表观遗传在隔代癌症、肥胖以及其他疾病与遗传之间可能的关联,也可望以此开发新的疾病诊断工具,用来评估疾病风险或预防遗传疾病。目前表观遗传学上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只能推测化学药剂、饮食习惯等后天环境会影响后代,但其确实的机制还未研究清楚。

除了留心接触到的化学药品与摄取食物的方式,年轻人更该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让更多遗传上的优良特征一代代传递下去。(图/Shutterstock)

因此,为了自己与后代的健康,应该更谨慎对待接触到的化学药品与摄取食物的方式,对于尚未生育但打算生育的年轻人,更该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让更多遗传上的优良特征一代代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