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语言障碍 身障博士生开发即时翻译软体
台北大学电资学院博士生黄瀚勋(前排左),与他的指导教授张玉山开发中文即时翻译软体ezTalk,造福语言障碍者。(林志成摄)
台北大学电资学院博士生黄瀚勋,从小因遗传性痉挛性下身麻痹,必须仰赖轮椅出行,他同时是呐语症患者,口语不清,跟人沟通有困难,基于本身需要,与他的指导教授张玉山开发中文即时翻译软体ezTalk,造福语言障碍者。
国科会从2023年起推动「以包容为导向之科技计划」,选定台湾未来10年可预见的社会重要议题,透过适当科技引入,协助解决社会问题。这项计划执行至今已有初步成果,并在今天举行成果发表会。
国科会副主委林法正说,台湾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科技及经济发展已取得很好的成就,但如何让科进步普及到社会每个角落,是国科会正在努力的。
卫福部次长吕建德表示,台湾身心障碍者有122万人、占5.3%,高龄者有433万人、占18.86%,明年即将迈入超高龄社会,应让更多科技力量来协助这些族群。
台北大学电资学院院长张玉山领导的团队,以科技方法为语言障碍者提供沟通解决方案,受益群体包括渐冻症患者、脑性麻痹患者等群体。黄瀚勋是他的指导学生,他们共同开发出台湾第一个本土的中文即时翻译软体ezTalk。
张玉山表示,黄瀚勋讲话时,一般人不易听懂,刚开始他们师生沟通都要透过文字。不过,黄瀚勋脑袋没问题,而且非常聪明,只是动作比较慢一点。在考试时,黄瀚勋需要多一点时间及安静的环境,其他则没有更多要求。
张玉山表示,因为黄瀚勋的需求,他们师生一起开发即时翻译软体ezTalk,借着先搜集黄瀚勋的声音及相对应的文字后,再透过AI系统进行训练,转换成他人容易理解的话语。这项成果可以协助更多语言障碍者。
黄瀚勋的父亲黄万能说,瀚勋之前两年在台湾Google公司实习,从今年8月起成为正式员工,因此他的博士班学业目前是暂时休学。在台湾Google公司,瀚勋不需要跟太多人沟通,只要准时交出成果就可以,工作上完全可以胜任。
同时,张玉山的VoiceBank技术与渐冻人协会合作,在病友还能清楚说话时,及时录音存档,将来没有力气说话时,仍可用自己的原声与外界交流,要使用英语沟通也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