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人力荒 托盟吁加倍保母奖助金
台湾劳工阵线副秘书长杨书玮(左起)、妇女新知基金会秘书长覃玉蓉、全国托育人员协进会常务监事王力玉、托育政策催生联盟召集人刘毓秀、全国托育人员协进会理事邱瑀屏、育儿家长代表吕佳旻及托育政策催生联盟发言人黄乔铃4日召开记者会,呼吁政府正视保母的权益。(范扬光摄)
为提升托育品质,卫福部订定「准公共居家托育人员提升托育服务品质奖助金」,符合资格的托育人员,每人每年最高领1万2000元的奖助金,不过,托育政策催生联盟昨天表示,现行保母已面临人力荒,呼吁应翻倍现行保母奖助金至2万4000元外,还要依收托儿童人数再加码,才能吸引更多人投入托育人员工作。
根据统计,2022年全台共有2万7134名保母,其中50岁以上占总人数6成以上,托育政策催生联盟表示,居家保母收托时间弹性、服务富有高度灵活,是支持家庭双薪育儿的关键政策,但保母却逐渐高龄化,预估未来会有保母退休潮,届时家长恐怕会面临「找不到保母」。
目前全国保母平均收托人数为1.6名,多数保母收托0岁至2岁的婴幼儿为主,若以收托2名婴幼儿计算,如彰化县、苗栗县等部分县市收费上限乘以2后,竟然还比今年2万7470元的基本工资还低。
「薪水勉强糊口、难以养家」,托育政策催生联盟发言人黄乔铃说,由于调高收费上限会直接增加家长负担,因此各县市政府收费上限增加有限,建议增加高保母奖助金,才能兼顾征才与留才。
妇女新知秘书长覃玉蓉则说,2023年预估全年新生儿不到13万人,但保母人力依旧短缺,主要为育婴妇女劳参率增加,这也代表保母能够协助育婴家庭,支持妇女继续留在职场。台湾劳工阵线副秘书长杨书玮说,政府应健全保母奖助金制度,让保母有更好的劳动条件,继续提供优质服务,提升劳动力参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