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故事/從農也要鬥AI技術 返鄉青農的綠金革命
现年30多岁的青农黄衍勋,选择回到云林老家田间用温室种植小黄瓜与牛番茄,他在多方尝试后,自行设计技术模组,分享给在地从农伙伴,增加产量、稳定品质,用「团体战」的方式打入中大型消费市场,突破销售困境。记者王彦钧/摄影
政府力推青农返乡,虽然给予补助,但随着时代进步,法规困境与不断更新的栽种技术,无时无刻都给予这些满怀「绿景壮志」的青年们庞大的压力,即便他们「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但「通路困境」这块牌子成为一直以来矗立在他们道路上的巨大屏障。位在云林,返乡8年的微醺农场创办人黄衍勋表示,因为台湾农地破碎化,无法实现大规模栽种,因此他在多方尝试后,自行设计技术模组,分享给在地从农伙伴,增加产量、稳定品质,用「团体战」的方式打入中大型消费市场,突破销售困境。
现年30多岁的黄衍勋,选择回到云林老家田间用温室种植小黄瓜与牛番茄,他表示这两种作物刚好可以轮作,牛番茄属于秋冬作物,小黄瓜则可以全年无休,除了通路型态相近,有足够的工作量也是「养工」的重大关键,来他农场就业的不论是青年、二度就业妇女,都不必担心淡季就会失业的风险,他更表示,他的团队将近30个人,平均年龄约28岁,就是看上农业缺工、缺人才,返乡没多久就开始着手进行青年培力,投入技术、知识的训练,让他们可以留在家乡从农也有好的发展。年仅20岁的农场员工林咏瑀也表示,由于本身就是务农家庭出身,希望来到这里学习到的温室技术,能够成为回家从农的养分。
微醺农场温室有个特别之处,专植小黄瓜的温室采负压控制,而这一般是用来种植兰花等金贵的植物,黄衍勋表示之所以采取这种稍嫌「浪费」的做法,是因为小黄瓜其实并不好种,且连作障碍较大,根系会分泌毒素抑制隔壁植株的生长,因此黄衍勋农场中均采用离地介质篮耕,每篮只种三株来解决这项问题,另外病虫害如蓟马、银叶粉虱等等也很棘手,因此才采用负压方式,但如此一来不通风,热蓄积问题严重,这个时候就能用智慧降温,透过系统开启内遮荫、风扇、水墙等等设施,此外也能透过如温度、湿度、光度感测器各种感测数据来监控环境、作物的状态,透过交叉分析取得科学根据的结论后,才有利于后续的延作或改良。
不只是卖农产品!微醺农场经过多年努力已经有固定的通路,透过团队内建立的标准化模组,希望能够让新进青农降低成本、技术门槛,「如果再不去做,未来这里可能会灭村」黄衍勋在这里定居,也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希望能够过自己的方式,建构产业聚落,再创农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