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种「沙氏变色蜥」肆虐七星潭 林管处下通缉令

▲外来种沙氏变色蜥入侵花莲造成生态危机。(图/花莲林区管理处提供)

地方中心/花莲报导

名列百大外来种的沙氏变色蜥入侵台湾多年,近年来在花莲地区数量暴增,其中七星潭成为沙氏变色蜥的大本营,目前仍持续扩散,对本土蜥蜴造成严重威胁。花莲林区管理处表示,目前正尝试当地社区学校合作,举办移除培训课程以进行定期移除活动,希望能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原生古巴巴哈马群岛的沙氏变色蜥,是世界闻名的百大入侵种之一,由于具有良好的适应及繁殖能力,因此其入侵的地区族群成长相当快速。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显示,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小岛,沙氏变色蜥的族群密度可高达每公顷8000到1万5000只,而入侵花莲的沙氏变色蜥族群,在七星潭地区族群密度每公顷数量则高达4500只!

花莲林管处表示,目前沙氏变色蜥在花莲入侵多为人口活动较频繁的地区,除七星潭族群量最高外,在康乐社区、碧云庄社区、吉安乡南华社区、干城地区以及东华大学皆为小族群,但虽然族群小,以沙氏变色蜥的繁殖能力,繁殖期可由春初至冬初,如不加以控管,还是有族群暴增或扩散的可能。

林管处委托国立东华大学副教授杨懿如进行「花莲县沙氏变色蜥分布监测计划」,对沙氏变色蜥分布地点持续进行监测与移除,发现在其入侵地区,原生种蜥蜴的族群量明显下滑,显示本地物种已受到影响。林管处目前正尝试与当地社区发展协会及附近学校合作,举办移除培训课程以进行定期移除活动,希望能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为防堵沙氏变色蜥扩散,林管处将对未入侵地区加强进行社区宣导,希望民众若发现沙氏变色蜥能协助通报,电洽东华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学系863-5190或花莲县政府农业处822-6050,或于花莲县沙氏变色蜥分布监测计划网站或FB「群策群力防沙蜥」社团通报。

沙氏变色蜥小档案体色褐色灰色,会随着环境与行为改变体色至黑色灰白色。有雌雄二型性,成熟公蜥体型粗壮,明显大于母蜥公母蜥皆具有黄色橘红色喉囊,公蜥在示威及求偶时会展示其喉囊,母蜥喉囊明显小于公蜥。另一个雌雄二型性的特征是背中线,母蜥通常为浅色波浪纹、锯齿形菱形,公蜥则为线条点状花纹